[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桩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5915.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力;刘友堂;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混凝土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预制混凝土桩连接结构,包括上节桩和下节桩,上节桩的端部固定嵌设有第一端板,第一端板呈圆环状,于第一端板的端面沿其内沿固设有凸环,凸环的端面上对称固设有一对与下节桩相连的卡接组件,第二端板的周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卡接组件的固定件,下节桩的一端嵌设有与第一端板抵接的第二端板,第二端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凸环卡接适配环形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上、下节桩相互对接的推力,使固定杆在斜面上滑移,同时带动滑块朝向衔接槽内嵌入,使竖直运动转化为水平滑移,再将螺栓的一端对应旋拧至螺孔内,使滑块的位置得以固定,使预制混凝土管桩周侧保持平滑,达到固定牢固、连接紧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预制混凝土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预制桩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工期较短、质量可靠等优点,因此预制的混凝土桩越来越多的用在高层建筑桩基础中。当基坑较深时,单根预制桩的长度不够,需使用多节预制桩进行拼接,而目前常用的预制桩接桩方法多采用焊接法接桩、法兰螺栓接桩法和啮合式机械快速连接法等。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6337559U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桩机械连接结构,包括上节预制桩体和下节预制桩体,在上节预制桩体的底端和下节预制桩体的顶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带凸榫的端板,端板为圆盘形,在端板的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凸榫,在端板的一面设置有用于穿入螺栓的螺栓卧孔,且在上节预制桩体的底端和下节预制桩体的顶端还设置有与端板的螺栓卧孔位置相对应的螺栓孔。
上述预制桩的连接结构在接桩时,使设置在预制桩体上的两块端板相互抵接,再通过捆体将端板周侧的凸榫相互捆扎在一起,以完成对预制桩的连接;但上、下节预制桩体在对接后,多块凸榫突设于预制桩的周侧,箍体捆扎不牢易松脱滑落,连接不紧密,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预制混凝土桩连接结构,具有连接紧密、牢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预制混凝土桩连接结构,包括上节桩和下节桩,所述上节桩的端部固定嵌设有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呈圆环状,于所述第一端板的端面沿其内沿固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端面上对称固设有一对与所述下节桩相连的卡接组件,所述第二端板的周侧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卡接组件的固定件。
所述下节桩的一端嵌设有与所述第一端板抵接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环卡接适配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壁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卡接定位件卡接适配的衔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上节桩和下节桩端部分别一体固定嵌设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互抵接在一起,并将凸块精准的对接至环形槽内,与此同时,凸环上设置的卡接组件在上、下节桩的对接过程中,利用其推力使卡接组件沿环形槽底壁滑移,并逐渐滑入与环形槽连通的衔接槽内,随后通过固定件将卡接组件的位置得以固定,以防止卡接组件自环形槽内脱落,使预制混凝土管桩周侧保持平滑,固定牢固、连接紧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杆和滑块,所述固定杆垂直固设于所述凸环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杆呈T字型,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滑动嵌设在所述滑块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滑块的底壁设为斜面且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衔接槽的一端逐渐升高,于所述滑块底壁垂直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杆端部滑移适配的T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在相互靠近的同时,T型的固定杆嵌在T型槽内,并沿T型槽的斜面滑移,滑动时推动滑块朝向衔接槽内嵌入,将竖直运动转化为水平滑移,结构精巧,连接配合完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的截面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正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5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压浆自动化搅拌设备
- 下一篇:臭氧水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