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内门架滚轮座焊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4322.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4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亮;丁炜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B23K37/02;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内门 滚轮 焊接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内门架滚轮座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料部、定位部和焊接部,上料部包括第一机械手、设置于第一机械手上用于夹持叉车内门架的第一夹持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械手上用于夹持滚轮座的第二夹持件,定位部包括用于承载叉车内门架的承载台和设置于承载台上用于将叉车内门架夹持在承载台上的定位组,焊接部包括第二机械手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械手上的焊枪。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对滚轮座和叉车内门架进行焊接,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滚轮座进行焊接,从而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叉车内门架滚轮座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叉车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叉车内门架在使用过程中上下运动的顺畅,一般需要使用焊接技术将滚轮座轴装置在外门架上。叉车内门架和滚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过程一般由工作人员手动完成,电焊产生的强光和高温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健康影响甚至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内门架滚轮座焊接生产线,可以自动将滚轮座焊接在叉车内门架上,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滚轮座进行焊接,从而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叉车内门架滚轮座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料部、定位部和焊接部,所述上料部包括第一机械手、设置于第一机械手上用于夹持叉车内门架的第一夹持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机械手上用于夹持滚轮座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定位部包括用于承载叉车内门架的承载台和设置于承载台上用于将叉车内门架夹持在承载台上的定位组,所述焊接部包括第二机械手以及设置于第二机械手上的焊枪。
在生产过程中,第一机械手先通过第一夹持件对叉车内门架进行夹持,并将叉车内门架放置于承载台上,定位组对承载台上的叉车内门架进行夹持,从而使叉车内门架与承载台之间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在叉车内门架被定位组固定后,第一机械手控制第二夹持件对滚轮座进行夹持,并将其放置于叉车内门架上需要焊接滚轮座的位置,此时第二机械手控制焊枪对滚轮座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第一机械手再控制第一夹持件夹持叉车内门架并进行下料,从而完成叉车内门架和滚轮座的焊接过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无需手动对滚轮座进行焊接,减少了工作人员与高温和强光等危险源的接触,有助于减少安全隐患,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操作工位,每个所述操作工位上均有一个定位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机械手通过第一夹持件将叉车内门架放置在一个工位承载台上后,可以先夹持滚轮座并通过第二机械手和焊枪对滚轮座和叉车内门架进行点焊,从而将滚轮座先初步固定在叉车内门架上,此后第二夹持件可以放开滚轮座,第二机械手可以控制焊枪对滚轮座进行满焊,第一机械手可以对其他工位上的叉车内门架或滚轮座进行夹持操作,从而有助于提高该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台上开设有用于嵌设叉车内门架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叉车内门架抵接于放置槽的底面;所述定位组包括用于推动叉车内门架沿叉车内门架的长度方向向定位板一侧滑动的轴向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机械手通过第一夹持件可以将叉车内门架放置于放置槽中,随后轴向定位件推动叉车内门架并使叉车内门架抵接于定位板,此时叉车内门架沿放置槽长度方向的位置会被定位板和轴向定位件锁定,而叉车内门架垂直于放置槽长度方向的位置则会被放置槽的侧壁锁定,从而便于对叉车内门架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的两侧侧壁自底面向开口处向远离放置槽中心的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叉车门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4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