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34196.4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宏;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宏盛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11/04;F01P11/06;F01P11/02;F01P11/14;F02B6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减震 功能 柴油 发电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包括底座、罩设于底座上端面的防水壳体、内置于防水壳体且固定连接于底座的柴油发电机组本体以及对柴油发电机组本体进行降温处理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的储水箱、外置于防水壳体的冷凝器、穿设于防水壳体且连接于储水箱与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的出水管、穿设于防水壳体且一端连接于冷凝器的出水口的进水管、连通于进水管的另一端且分布于柴油发电机组本体周侧的水冷管道以及将储水箱内的水依次抽送至冷凝器、进水管、水冷管道的第一水泵。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小型发电设备,系指以柴油等为燃料,以柴油机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动力机械。整套机组一般由柴油机、发电机、控制箱、燃油箱、起动和控制用蓄电瓶、保护装置、应急柜等部件组成。
针对目前的柴油发电机来说,由于其需要长时间工作而导致其本身产生大量的热量,最终结果导致其不能进行正常工作,需要停机待温度降下来后方可继续工作,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其上设置冷却机构,大多数应用风机进行散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1727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静音柴油发电机组内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组框架、静音壳、蜗壳以及离心风扇,所述静音壳安装在机组框架上,所述静音壳内部为发电机和柴油发动机及其附属件的安装空间,所述蜗壳设置在静音壳的内部,所述蜗壳内设置有离心风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离心风扇散热需要根据其外界温度而定,尤其在夏天,户外温度以及车间温度较高,离心风扇吹入静音壳内部的风也是热风,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其优点在于提高柴油发电机组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主权一的内容:一种具有散热减震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包括底座、罩设于底座上端面的防水壳体、内置于防水壳体且固定连接于底座的柴油发电机组本体以及对柴油发电机组本体进行降温处理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固定于底座的储水箱、外置于防水壳体的冷凝器、穿设于防水壳体且连接于储水箱与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的出水管、穿设于防水壳体且一端连接于冷凝器的出水口的进水管、连通于进水管的另一端且分布于柴油发电机组本体周侧的水冷管道以及将储水箱内的水依次抽送至冷凝器、进水管、水冷管道的第一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工作时,启动第一水泵将经过冷凝器制冷后的冷水抽送至进水管,经过水冷管道对柴油发电机组发出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降低柴油发电机组的温度,使得柴油发电机组即使在外界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也能够持续性的稳定工作,冷凝器外置于防水壳体,有利冷凝器对水进行制冷时将热量直接排出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冷管道为由若干根呈竖向设置且绕柴油发电机组本体周向等间隔分布的连接管、连接于相邻两根连接管的上端部的第一U型弯管以及连接于相邻两根连接管的下端部的第二U型弯管组成呈连续“S”型管道,多个第一U型弯管和第二U型弯管呈交错分布,所述进水管连接于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冷管道呈“S”型分布于柴油发电机组本体的四周,一方面,增加冷水的通道行程,使冷水能够对柴油发电机组本体发出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提高冷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连接管环设于柴油发电机组本体的四周,便于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全面降温,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冷装置还包括一端连接于冷水管道的出水端且另一端连通于储水箱的回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收热量的热水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储水箱中,实现水循环,有效节约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宏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宏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4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