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流纺的成品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4088.7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乐园;方正伟;杨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凤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30;B65B51/14;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成品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流纺的成品转运装置,属于涡流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收卷罗拉下方的引导板,引导板向着背离收卷罗拉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引导板倾斜的底部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引导板的水平投影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流纺的成品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纺是用于纺纱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空气涡流对纤维进行凝聚和加捻。
现有的涡流纺纱机包括机体,机体的底部位置处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卷最终成型的纱线的收卷罗拉,当收卷罗拉上绕卷的纱线达到预定的圈数时,机体能够自动更换收卷罗拉,并将已经完成绕卷的收卷罗拉自动脱落下料,收卷罗拉的下方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引导板,使得自动脱落的收卷罗拉能够顺着引导板滚动,实现下料。
但是收卷罗拉在自动脱落后,无法集中收集处理,使得后处理工序需要人工参与,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流纺的成品转运装置,其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涡流纺的成品转运装置,包括设置于收卷罗拉下方的引导板,引导板向着背离收卷罗拉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引导板倾斜的底部设置有下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引导板的水平投影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卷罗拉上绕卷了足够的纱线后,收卷罗拉自动脱落,然后顺着倾斜的引导板滚动,当收卷罗拉滚动至下料传送带上时,能够顺着下料传送带进行输送下料,从而不需要人工将脱落的收卷罗拉进行收集处理,并且由于下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引导板的水平投影垂直,因此多个收卷罗拉能够通过同一条下料传送带进行下料传送,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料传送带的支架在远离引导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罗拉顺着倾斜的引导板滚动至下料传送带上时,由于冲击力较大,很容易从下料传送带的一侧边缘掉落至地面上,而设置竖直的挡板后,能够对下料传送带的边缘进行遮挡,使得下料传送带能够顺利输送收卷罗拉,防止收卷罗拉掉落至地面上导致污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上沿着下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开设有多个导槽,导槽内设置有与挡板转动连接的导辊,导辊的转动轴线竖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罗拉滚动至下料传送带上时,会随着下料传送带一起运送下料,部分收卷罗拉会与挡板直接接触,此时收卷罗拉上缠绕的纱线会与挡板之间发生相对摩擦,致使收卷罗拉的下料受阻,并且加剧磨损,而在导槽内设置导辊之后,收卷罗拉与导辊接触后,能够带动导辊转动,从而降低摩擦阻力,使得收卷罗拉的下料顺畅性有所提高,同时减轻收卷罗拉受到的磨损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料传送带的传送终点处设置有与下料传送带的支架固定的卸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罗拉在下料传送带上传送,并在下料传送带的终点处通过卸料板向下继续滚动,卸料板的设置使得收卷罗拉能够缓慢落料,避免收卷罗拉直接从下料传送带上自由落体导致的冲击过大、蓬松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卸料板的底部设置有放于地面的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卸料板掉落的收卷罗拉,能够直接被收集箱统一收集,从而使得收卷罗拉的收集效率大大提高,降低后续的人工收集劳动强度,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凤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凤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4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施工线缆安装机构
- 下一篇:煤矿用强热式全封闭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