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3736.7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平;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范赤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颅骨 保护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包括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和固定装置,保护组件外周区域的形状与骨窗相匹配且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周超出骨窗的距离为1cm,保护组件外周区域是通过3D打印形成的保护板,保护组件外周区域中间区域厚度为5mm,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周厚度小于中间区域厚度,中间区域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侧设有固定装置。佩戴使用方便,仿颅骨装置嵌入弹力绷带内,穿戴方便,透气性好,对于下地行走或长期卧床患者均试用。对于生活质量较高患者可将其置入假发头套内,起到隐蔽作用,使患者在进行颅骨修补之前就拥有良好的外观,降低患者心理上的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
背景技术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治疗颅内高压危险患者的一项必要和有效的手段,部分患者术后渡过了颅内高压的病理改变期,生命体征平稳。但进行颅骨修复术仍需3-6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由于颅骨的不完整性,颅骨缺损部位的脑组织受外界的压力减低,长时间会导致硬膜下积液、脑组织膨出骨窗、脑室穿通畸形、脑积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目前市场有诺士顿颅骨缺损保护帽,外观设计为帽子,形状,内衬高分子材料和防撞装置,不适合卧床患者佩戴,对骨窗周边有压迫,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能够置于缺损颅骨外侧,起到覆盖缺损颅骨,保护脑组织,稳定颅内压力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包括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和固定装置,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的形状与骨窗相匹配且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周超出骨窗的距离为1cm,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是通过3D打印形成的保护板,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中间区域厚度为5mm,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周厚度小于所述中间区域厚度,所述中间区域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侧设有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弹力绷带。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为无毒无害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组件外周区域外周与头皮接触部分设有软性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区域的硬度大于所述外周硬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佩戴使用方便,仿颅骨装置嵌入弹力绷带内,穿戴方便,透气性好,对于下地行走或长期卧床患者均试用。对于生活质量较高患者可将其置入假发头套内,起到隐蔽作用,使患者在进行颅骨修补之前就拥有良好的外观,降低患者心理上的不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3D打印颅骨骨窗保护组件使用的示意图。
图中:
1、保护组件;2、颅骨;3、头皮;4、骨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3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污水收集净化装置
- 下一篇:可调式发动机维修用工具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