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莓超高垄栽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33111.0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明;孙朋朋;王全智;汤伟华;刘叶琼;冯英娜;蔡善亚;冯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9/02;A01G24/22;A01G24/20;A01G24/15;A01G24/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艳 |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超高 栽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莓超高垄栽培装置,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栽培槽,栽培槽间隔设置,底部嵌入第一土壤,第一土壤上方填充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生物反应堆上方填充第二土壤,第二土壤上方填充栽培基质,栽培槽侧面间隔设置立柱,栽培槽顶部、两侧相对的立柱之间设置固定杆。解决了现有草莓多采用传统陆地种植方式,病害虫多,不便于管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解决了传统草莓种植设施冬季加温不方便,生产管理难度大,费工费力,产量低,成本高,效益低,无法满足现代草莓生产需求的问题;解决了陆地栽培连作障碍严重,基质栽培成本高、保水保肥能力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莓栽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草莓超高垄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草莓生产大多为陆地高垄栽培模式,定植、打老叶、采收等生产管理环节弯腰作业、费工费力,病虫害较多;各种架式基质栽培模式确实省工省力,适合休闲观光采摘,但成本较高,广大草莓种植户望而却步。
草莓属于浅根性植物,根系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尤其是高架栽培草莓,根系对温度要求特别严格,因此,在冬季草莓种植管理中,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据统计,在冬季草莓生产中,加温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40%以上,若设施不加温,草莓产量低,设施进行加温,成本高,效益低,目前这种矛盾已成为制约草莓生产的主要矛盾。
陆地栽培草莓容易导致土壤酸化、养分富集、次生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土壤有害物积累等连作障碍问题;基质栽培草莓存在成本相对较高,对温室内温度变化缓冲较小,对肥料要求严格,保水保肥能力较弱等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研发成本相对较低草莓超高垄栽培装置,低成本提高温室温度、尤其是根系温度及半基质栽培模式已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草莓超高垄栽培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草莓超高垄栽培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栽培槽,栽培槽间隔设置,底部嵌入第一土壤,第一土壤上方填充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生物反应堆上方填充第二土壤,第二土壤上方填充栽培基质,栽培槽侧面间隔设置立柱,栽培槽顶部、两侧相对的立柱之间设置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之间间隔为50-60cm。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槽的材质为石棉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槽宽度35-40cm,高度设定60-100cm。
有益效果:包括:(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高垄栽培设备,使得草莓栽培远离地面,能在该栽培上实现高架生产,通风透气性好,因此适宜密植栽培,相较于陆地栽培,可增产20%-40%以上;(2)超高垄栽培空间利用率高,土传病虫害少,便于疏花疏果、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和采收;(3)超高垄栽培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改为波浪型,从而增加了太阳光能的截获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有机物的转化与积累,另外还可以增加草莓根系的生长面积,增加草莓根系的舒展性,促进根系的呼吸及发育,上市期提前7~10d,收获期延长14d以上。(4)果实挂在超高垄两侧的侧壁上,果实向阳,果个大,着色好,口感好,色味俱佳;(5)浇水时可防止污染果实,避免了病菌随水传播到果实上,清洁卫生,再加之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6)作物秸秆的残体能为土壤提供可速效利用的碳和氮,且提供其他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气候,减少植株发病率和畸形果率,可减少肥料用量25%,减少农药用量28%以上;(7)生物秸秆反应堆会形成热源,其热量主要来自作物秸秆腐烂分解过程,其好氧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10cm地温可升高1.5~2℃,气温可高1~3℃;(8)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4倍,中午比早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更明显,可有效增强光合作用,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早熟性;(9)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3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