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0328.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忠;黄文涛;刘益;卡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3/02;E21B15/04;E21B44/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张晓斐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孔钻车用 旋转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它包括滑架、滑座、动力头、六方连接器、钻杆、夹持器和加销装置;所述滑架上设置可移动的滑座,滑座上设置动力头,所述滑座与第一推进油缸连接,所述动力头的一端连接限位油缸,另一端连接六方连接器;所述滑架上还设置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的上方设有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连接加销装置,所述加销装置内设有销盒、第一拉伸弹簧、第一拉伸弹簧和第二推进油缸,所述销盒内布满有钻杆销,所述销盒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拉伸弹簧和第一拉伸弹簧,所述加销装置上方设有上油缸,下方设有下油缸。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智能遥控钻车的自动化使用,降低人力成本,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掘进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在实际钻孔过程中,受复杂地层影响极易出现塌孔现象,进而引发卡钻和抱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未来煤矿井下的钻孔施工将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目前,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所使用的煤矿用钻机,是由驾驶室内的司机通过搬动手工操纵机构的手柄和方向盘来完成的,机上需要有人操作,当地下发生塌矿、透水等事故时,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作业区劳动条件恶劣;生产率低。而工作机构是钻机实现自动化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深孔智能遥控钻车的工作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实现井下无人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它包括滑架、滑座、动力头和六方连接器;所述滑架上设置可移动的滑座,滑座上设置动力头,所述滑座与第一推进油缸连接,所述动力头的一端连接限位油缸,另一端连接六方连接器;所述六方连接器内部中心设有钻杆孔,钻杆孔的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插销,插销通过压紧弹簧与加压油缸连接。
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所述限位油缸下方设置油缸支座支撑。
一种深孔钻车用旋转机构,所述限位油缸和动力头之间设置三角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六方连接器与限位油缸的配合,实现自动夹紧钻杆推进钻孔,以及自动停止钻孔并松开钻杆,自动化程度高,替代人工安装和拆卸钻杆,安装、拆卸效率高,减少了人工辅助拆卸装配的环节,降低人力成本,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六方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销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销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的六方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的六方接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钻杆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0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艺术设计用石膏模型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震弹簧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