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30269.2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翔;王臣峰;郝进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宇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15;A61B1/018;A61B1/04;A61B1/303;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子宫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患者宫腔内对患者宫腔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宫腔镜和用于宫腔镜做相关检查和治疗工作的控制系统,宫腔镜包括管体、头部结构、手柄和分水器,所述头部结构包括头部和设置在头部尾端上的插接部,所述头部的前端面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控制系统包括图像处理模块、显示屏、存储模块、膨宫吸引模块、一次性宫腔镜认证模块、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与带电的器械隔离,安全性能好,能够通过一次性宫腔镜认证模块对宫腔镜是否是第一次使用进行判断,避免宫腔镜多次使用,确保患者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宫腔镜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一种器械。使用时,电子宫腔镜的镜头可以对宫腔内的部位进行放大观察。手术器械通过电子宫腔镜,能够对患者的宫腔进行手术操作。从检查角度而言,电子宫腔镜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器械。
对于一次性电子宫腔镜来说,一般包括管体、头部结构和手柄,头部结构安装在管体的前端上,手柄安装在管体的尾端上,而现有的用于安装在管体前端上的头部结构绝大部分采用塑料或金属制造而成,采用此种结构的头部结构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隔热效果差,图像采集模块与光源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部分热量,热量极易被采用塑料或金属制造而成的头部结构所吸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不适感,情节严重的会造成烫伤;2.安全性能差,采用金属制造而成的头部结构难易与带电的手术器械所隔离,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3.极易发生电磁干扰,采用金属制造而成的头部结构极易对带电的手术器械造成电磁干扰,严重影响了手术器械的正常工作;另一个,现有的用于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的管体整体较为复杂,所占空间较大,采用此种结构的一次性电子宫腔镜对患者进行宫腔手术操作时,极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但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不适感,并且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宫腔手术操作难度。
而对于一次性电子宫腔镜控制系统来说,对患者进行宫腔检查和治疗时,首选需要将一次性电子宫腔镜插入到一次性电子宫腔镜控制系统上,然后再将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的头部插入到患者宫腔的病灶处,最后医护人员通过一次性电子宫腔镜对患者的宫腔进行检查和治疗,现有技术的控制系统无法确保电子宫腔镜的一次性问题,无法确保患者的安全性能,给患者的宫腔检查和治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另一个,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的宫腔检查和治疗时,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液通道将膨宫液输送至患者的宫腔内,待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宫腔检查和治疗完成后,然后再通过吸引泵将患者宫腔内的膨宫液通过出液通道吸出,在此过程中无法确保患者宫腔内膨宫液的清洁度,也就是说无法确保医护人员操作环境的洁净度,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隔热效果好,能够与带电的器械隔离,安全性能好,也可以降低电磁干扰,有利于减少浅色材料表面反光,有利于减少外界杂散光的透射,形成成像光学暗室,提高图像采集模块的成像质量、所占空间较小,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减轻了患者在宫腔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还能够通过一次性宫腔镜认证模块对宫腔镜是否是第一次使用进行判断,避免宫腔镜多次使用,确保患者的安全性能,给患者的宫腔检查和治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同时能够通过膨宫吸引模块对膨宫泵与吸引泵进行控制,实现膨宫泵和吸引泵的联动,确保了医护人员操作环境的洁净度,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设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患者宫腔内对患者宫腔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宫腔镜和用于宫腔镜做相关检查和治疗工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宫腔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宇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宇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0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整设备的落布成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门护脚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