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0132.7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耘;李榕;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逃生 口凸形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上且可启闭的盖板,所述盖板为具有多个侧面的棱锥型壳体结构。棱锥型结构的盖板,不仅符合受力要求,且具有中间高、边缘低的特点,盖板上不容易堆积杂物,消除了因盖板上堆放物品导致难以从综合管廊内部开启、堵塞逃生通道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作为市政管线的一种敷设方式,通过在地下建设线性的空间隧道结构,将各类市政管线集中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使用的操作空间以及供人员行走的通道。综合管廊中的管线实现了集中布置,各种管线的敷设、维护都直接在综合管廊内进行,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护地下管线对道路反复开挖,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干扰。
为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内作业人员的安全,综合管廊应设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管线分支口等。综合管廊逃生口井盖的开启方式与一般的市政井盖不同,在紧急情况下,需保证从管廊内部顺利打开,便于逃生。而传统逃生口井盖为平型结构,井盖上容易堆积杂物,影响井盖的开启,妨碍管廊内人员的顺利逃生,当堆积物较重时,甚至会造成井盖不能从管廊内部打开、堵死管廊内人员逃生通道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在其上堆积杂物的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以解决现有综合管廊逃生口井盖存在容易堆积杂物造成难以从管廊内部打开、堵塞逃生通道的隐患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包括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上且可启闭的盖板,所述盖板为具有多个侧面的棱锥型壳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棱锥顶点位置设有平端面。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厚度从盖板中心至盖板边缘相等或者逐渐增大。
进一步,在远离盖板与底座铰接位置的盖板外部侧面上设置有外部启闭装置,在靠近盖板与底座铰接位置的盖板内部侧面上设置有内部启闭装置。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井圈,所述井圈内壁设有支座,所述盖板盖合在支座上,且盖板的一边侧通过铰接装置与井圈相连。
进一步,所述底座与井圈之间均匀布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支座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外部启闭装置为锁芯。
进一步,所述内部启闭装置为液压油缸或者电动拉杆装置。
进一步,在远离盖板和底座铰接位置的盖板内部侧面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可启闭的盖板呈具有多个侧面的棱锥型结构,利用棱锥型结构中间高、边缘低的特点,从设计上消除了在盖板上堆积杂物的可能性,消除了因物品堆放导致从管廊内部开盖困难、堵塞逃生通道的不安全因素,使该综合管廊逃生口凸形井盖始终处于物的安全状态,保证从管廊内部开盖的工作条件及管廊内部人员的安全,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盖板的厚度从中间向边缘逐渐增大,遵循盖板中间受力大于边缘受力的受力特征,在满足盖板受力要求的基础上,减少盖板的材料用量,使盖板结构更加轻巧。此外,在盖板的棱锥顶点位置设置的平端面,防止因棱锥顶点过于尖锐而对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使盖板结构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0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