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术后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30002.3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娟娟;姬永辉;李新新;赵常华;彭若云;闫烨岚;宋媛嫄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髓 刺激 镇痛 术后 固定 组件 | ||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术后固定组件,包括腹带本体和固定贴,固定贴为水胶体敷料,固定贴的背面设置有粘胶层,固定贴的前表面连接有导线管,导线管的端部套装有螺纹固定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方便对神经电刺激仪进行固定,防止患者活动时拖拽仪器,可以对电刺激仪线进行收纳,防止过长的导线缠绕;新技术固定效果好,固定贴可以固定在导线出皮肤处,保证无菌效果,水胶体敷料防止压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术后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脊髓电刺激术是一种最先进的微创介入疗法,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疼痛,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整体机能的恢复;该电刺激术需要在脊髓的硬膜外间隙植入一根电极,通过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它不破环人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且它有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可随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慢性顽固性神经痛,脊髓电刺激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镇痛术(SCS)具体操作为:手术在局麻下俯卧位进行,刺激电极植入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在C臂X线透视监测下将电极放置于疼痛相应脊椎节段的椎管内硬脊膜外。进行脊髓电刺激试验,根据电刺激产生的异常感觉范围调整电极的位置,使异常感觉的范围覆盖或适当超过躯体疼痛的范围。将刺激脉冲发生器埋入患者附近的皮下组织,并与刺激电极的导线确切连接。调试刺激脉冲发生器,根据电刺激效果确定刺激参数进行治疗;
现有的脊髓电刺激术后固定多采用胶布或常规敷贴将延长导线固定于皮肤表面,程控仪放置于患者口袋,该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普通宽胶布固定,大面积粘贴于患者皮肤,容易脱落、导致患者不舒适,且粘贴时间过久,患者卧床休息时,导线长时间对皮肤造成压力,形成压疮的风险增加;(2)程控仪重量偏重,且价位偏高,放置口袋时,患者更换体位、活动或如厕时易滑脱造成损坏,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负担;(3)现有的固定方法不美观,同时大大限制了患者的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粘贴固定牢靠、能够方便放置程控仪等部件、方便患者活动的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术后固定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术后固定组件,包括腹带本体和固定贴,固定贴为水胶体敷料,固定贴的背面设置有粘胶层,固定贴的前表面连接有导线管,导线管的端部套装有螺纹固定套;
腹带本体包括第一腹带部和第二腹带部,第一腹带部通过若干根弹性带与第二腹带部连接,若干根弹性带间隔设置,第一腹带部的端部和第二腹带部的端部对应设置有魔术贴;第一腹带部的前表面设置有两个储物口袋;其中一根弹性带上固定有螺纹接口,第一腹带部前表面设置有位于储物口袋与螺纹接口之间的U型导线收纳管,第一腹带部上还连接有用于封闭导线收纳管的封闭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方便对神经电刺激仪进行固定,防止患者活动时拖拽仪器,可以对电刺激仪线进行收纳,防止过长的导线缠绕;新技术固定效果好,固定贴可以固定在导线出皮肤处,保证无菌效果,水胶体敷料防止压疮。
附图说明
图1是腹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脊髓电刺激镇痛术术后固定组件,包括腹带本体和固定贴1,固定贴1为水胶体敷料,固定贴1的背面设置有粘胶层,固定贴1的前表面连接有导线管2,导线管2的端部套装有螺纹固定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30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