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伤口测量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29729.X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郭会敏;李美佳;陈煜;段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泳历 |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测量,尤其涉及一种伤口测量尺,包括用于测量伤口长度和宽度的第一测量尺和第二测量尺,以及用于测量伤口深度的第三测量尺;所述第一测量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测量尺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测量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测量尺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测量尺的另一端为探测端;所述第一测量尺和所述第二测量尺的夹角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三测量尺上设有第三刻度线;所述第三测量尺上安装有卡尺;所述卡尺垂直于所述第三测量尺并且可沿着所述第三测量尺的长度方向移动。该伤口测量尺能够准确测量伤口深度,并且可以折叠,方便收纳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伤口测量,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的伤口测量尺。
技术背景
伤口评估及测量是伤口处理的第一步,对于准确判断伤口问题、选择有效处理方法、促进伤口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伤口测量的内容包括(1)测量伤口大小:无论伤口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伤口的长度应沿着身体长轴方向测量,宽度应沿着与长轴垂直的方向测量。测量表面最宽、最长处,以头为坐标,纵向为长,横向为宽。(2)伤口深度:是以伤口的最深部为底部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深度。(3)伤口潜行:是伤口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空穴,是无法从伤口表面看到的深部被破坏的组织。潜行通常呈隧道型分布,以患者的头部为12点,足部为6点,按顺时针方向测量与记录。(4)窦道:窦道是由于组织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其测量内容包括深度和方向,测量方法同潜行。
现有的伤口测量尺通常包括两条简易的直尺以及垂直于直尺的深度尺,两个直尺通过纽扣连接,深度尺垂直于直尺连接点,在使用时用直尺测量伤口长与宽,再通过深度尺探入伤口内部测量深度。这样的测量尺存在以下弊端:深度尺在探入伤口后仅通过肉眼观察和读取刻度数,很容易产生误差,尤其是在伤口较大的情况下;两个直尺和深度尺在三个纬度均占用空间,不便于收纳和携带。此外,现有测量尺的材质一般无法耐受高温消毒,刻度容易随着材料的热胀冷缩而发生改变,造成测量误差。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伤口测量尺,以同时满足测量的准确性和收纳的便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测量尺,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尺无法准确测量伤口深度以及伤口宽度大于长度时伤口深度难以测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测量尺,包括用于测量伤口长度和宽度的第一测量尺1和第二测量尺2,以及用于测量伤口深度的第三测量尺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尺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测量尺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测量尺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测量尺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测量尺3的另一端为探测端;所述第一测量尺1和所述第二测量尺2的夹角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三测量尺3上设有第三刻度线;
所述第三测量尺3上安装有卡尺4;所述卡尺4垂直于所述第三测量尺3并且可沿着所述第三测量尺3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测量尺是一种三维的伤口测量尺,可以测量伤口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其中,第一测量尺1的一端和第二测量尺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第二测量尺2的另一端和第三测量尺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卡尺4用于准确读取第三测量尺3上的刻度数。当测量伤口长度和伤口宽度时,使第一测量尺1和第二测量尺2围绕其共同的铰接轴相对转动,根据伤口情况调整两尺之间的夹角,然后置于伤口边缘,根据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读出伤口的长度和宽度。当用于测量伤口深度、潜行和窦道深度时,首先将第三测量尺3的探测端(所述第三测量尺3未与所述第二测量尺2连接的一端)伸入伤口内部至伤口的最深处,然后沿着第三测量尺3的长度方向移动卡尺4至卡尺4紧贴伤口周围的皮肤表面,卡尺4紧贴皮肤表面的一侧边缘与第三测量尺3的探测端的端点之间的距离即为伤口深度,根据第三刻度线读出伤口深度。本实用新型利用卡尺4紧贴皮肤表面进行伤口深度读数,避免了因第三测量尺3偏斜或肉眼观察刻度的角度不同而导致读数误差,在伤口宽度较大、伤口周围的皮肤距离伤口中心较远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伤口深度的测量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9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异味吸附功能的吸附机
- 下一篇:一种卤汁生产线的自动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