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29248.9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莲;吴家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洪莲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李超 |
| 地址: | 133700 吉林省延***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进料管,进料管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与套管内侧壁固接的隔板,进料管伸出套管底部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结构的涂药杆,涂药杆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套环,所述隔板靠近涂药杆的一端外圈开设有与进料管同轴设置的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与连接套环活动套接,连接套环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与套管内侧壁固接的挡圈。本实用新型方便对呼吸科患者的呼吸道内进行给药涂覆,使药剂均匀涂覆在呼吸道内壁上,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降低涂药难度,同时避免在涂药的时候堵塞呼吸道,避免在涂药时对患者造成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将药剂投放至患者呼吸道内部的病患位置,现有的给药方式药剂投入不方便,同时药剂也不能有效的投放在患者病患位置,现有的给药装置在投药的时候容易堵塞呼吸道,导致患者不适,为此需要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安装有与其同轴设置的进料管,进料管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与套管内侧壁固接的隔板,进料管伸出套管底部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圆柱型结构的涂药杆,涂药杆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套环,所述隔板靠近涂药杆的一端外圈开设有与进料管同轴设置的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与连接套环活动套接,连接套环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与套管内侧壁固接的挡圈,挡圈远离涂药杆的一端安装有与连接套环固定套接的螺旋型结构的叶片,叶片的一侧上方安装有与隔板固定连接的分流板,且分流板与套管内侧壁固接,分流板贯穿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涂药杆中间位置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储药腔,且储药腔与进料管连通,涂药杆的顶部安装有与套管底部内圈活动套接的保持套环。
优选的,所述涂药杆外圈开设有与储药腔连通的喷孔,涂药杆的外圈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流道,涂药杆的端部为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安装有与进料管外圈活动套接的盖板,盖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气管,且连接气管位于隔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外圈安装有手持杆,涂药杆的直径大于套管的直径,涂药杆的顶部开设有圆弧形结构的倒角,流道延伸至倒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的套管、隔板、进料管、涂药杆、保持套环、挡圈、连接通道、连接套环、分流板、气孔、叶片、喷孔和流道,使得该设计方便对呼吸科患者的呼吸道内进行给药涂覆,使药剂均匀涂覆在呼吸道内壁上,方便医护人员操作,降低涂药难度,同时避免在涂药的时候堵塞呼吸道,避免在涂药时对患者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涂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侧视图。
图中:1套管、2隔板、3进料管、4涂药杆、5保持套环、6挡圈、7连接通道、8连接套环、9分流板、10气孔、11叶片、12喷孔、13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洪莲,未经宋洪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9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