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源光缆产品组件通红光测试装置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8426.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军;侯伟;张弦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雍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H04B10/07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光缆 产品 组件 通红 测试 装置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源光缆产品组件通红光测试装置及夹具,包括通光线、红光光源机、第一定位夹具、第二定位夹具。第一定位夹具设置与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第一端连接的结构,包括对于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第一端基座的第一定位结构、将无源光缆跳线第一端定位连接头通过所述用于光路耦合的孔对准所述通光线的第一端连接头以进行光路耦合的第二定位结构、将第一端定位连接头保持在第二定位结构中的第三定位结构。所述红光光源机设有旋钮可以调节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有源光缆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生产与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源光缆(AOC,Active Optical Cable)产品组件通红光测试装置及夹具。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云技术(云存储,云计算等)的发展日新月异。受到云计算技术环境需要更高的带宽以及更多高速数据传输应用需求的推动,传统铜缆由于其信号强度的损耗随高速数据传输的速率增加急剧增加(高速信号变成微波发射损耗),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有源光缆AOC(Active Optical Cable)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成长。有源光缆集成了多模光纤光缆和光收发、控制芯片和模组,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长、能耗低、时延低、抗电磁干扰、不受未知的接地环路影响等诸多优点。也正是这些吸引人的优点使得有源光缆市场不断发展。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扩展到高速数据和一些视频通信的周边市场;从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场景开始,蔓延到传统数据中心应用场景。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开发,有源光缆AOC也将成为消费电子互连、超宽带互连的主要形式,其市场也将进一步壮大。
有源光缆由两个光收发模块(Transceiver)及无源光缆跳线(Fiber Cable)组成。在与集成光电芯片组件精密对准前,Fiber cable的光纤插入损耗是决定AOC产品的关键性能因素。而在现有的有源光缆组装生产环节,尚没有对无源光缆跳线的有效、便捷的测试装置。只能在与光电芯片封装之后,测试成品的性能。万一发现性能不良,只能整个产品报废,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也不高。
通常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为多通道(≥2),其结构包括固定光纤的基座,以及对准光电芯片的金色的灯塔镜头。配合其结构,也可以考虑使用传统的光纤阵列进行测试。但是在通红光时,必须首先精准调节光纤阵列与无源光缆跳线的相对位置,这不仅要耗费工时,而且调节精度对操作人员的依赖度非常高,测试成本高,精度也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源光缆产品组件通红光测试装置,能够在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和光收发模块组装前,测试该无源光缆跳线。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源光缆产品组件通红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光线、红光光源机、第一定位夹具、第二定位夹具;所述通光线的第一端与第一定位夹具连接,第二端和红光光源机连接;所述通光线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的第一端能够耦合的连接头,所述第一定位夹具设置有通光线的第一端连接头的插孔,并在通光线的第一端连接头插入位的上方开有用于光路耦合的孔;
第一定位夹具设置与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第一端连接的结构,包括对于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第一端基座的第一定位结构、将无源光缆跳线第一端定位连接头通过所述用于光路耦合的孔对准所述通光线的第一端连接头以进行光路耦合的第二定位结构、将第一端定位连接头保持在第二定位结构中的第三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第三定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定位夹具的顶部;
第二定位夹具设置有针对有源光缆的无源光缆跳线第二端基座的定位结构,第二定位夹具的长度匹配无源光缆跳线第二端定位连接头与第二端基座之间的距离,而使得对于与第二定位夹具连接的无源光缆跳线第二端,其第二端定位连接头发出的红光能够照射到其下方的红光照射板。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结构采用与第一端基座两侧结构适配的两侧卡槽,并在两侧卡槽之间设置供无源光缆跳线在第一端基座周围的部分通过的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雍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雍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8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乐高小工具的塑料收纳盒
- 下一篇:一体式车用LNG气瓶焊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