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层置换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6940.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杰;杨震;董元华;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驰象沃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层 置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层置换犁,其通过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同时作业,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先将地表0~20厘米富含养分和草籽的熟土层犁起搁置于侧面,下层土壤处理模块随后将熟土层下部的20~35厘米贫瘠、不含草籽的生土层剥离输送,在地面形成U型沟槽,然后将上述搁置一侧的熟土层利用输送槽下方空间回填至U型沟槽底部,最后生土层从输送槽末端滑落,均匀平铺在U型沟槽底回填的熟土层上面实现土壤置换和覆盖,使土层结构优化,土层和营养成分的合理布局、抑制杂草再生,减少灭草剂使用,改善土壤污染,促进作物提质、高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层置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层置换犁。
背景技术
周知,在农耕机械领域,多年耕种后的地表熟土层土壤内部因过多的化肥、农药的施加,加之农业机械反复碾压,其地表土壤严重板结,作物根系难以下扎,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保水水性以及保肥性大幅降低,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无法生存,农作物严重减产,品质下降。肥料集中在表层,形成富集层,因作物根系具有向肥性,根系生长在浅层,易受旱涝影响,易倒伏。土壤表层杂草种籽掺混在土壤营养成分富集的表层,杂草生长旺盛,灭草难度大,水肥有效利用率低。
针对以上弊端,目前国家提倡深耕深松,但是深耕犁的作业方式实为深翻,耕深35公分左右,20公分以下的生土被翻上来,生土层营养成分贫瘠,造成作物10%~30%减产,逐渐被农民发现而拒绝。深松只是局部打破犁底层,不能创造苗床,还需要另加旋耕松土,野草得不到有效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实现熟土层和生土层的土壤置换,以此来解决现有农耕作业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是现有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层置换犁,其使用前后两套模块同时作业,通过输送装置将距离地表20 ~35公分,且养分贫瘠不含草籽的生土层均匀平铺在最上层,而将营养成分富集的熟土层平铺到原生土层的位置,两者置换,以实现耕作条件的改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土层置换犁,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牵引部和驱动部;架体的底部前端设置有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所述的上层土壤处理模块设置在前侧,其实现上层土壤在地面拾取后的左右分流;下层土壤处理模块设置在上层土壤处理模块的后侧,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包括一个拾取刀,所述的拾取刀和后侧的输送槽连接至一体,所述的输送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输送辊,设置在上部的输送辊和驱动部连接实现对输送辊的驱动;两个输送辊之间架设有输送带,输送带上均布设置有输送挡板,所述的输送槽的后端设置有后侧落料口;在输送槽的后侧的架体上设置有一个收拢装置,通过收拢装置将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分流的土垄收集至输送槽后侧。
所述的收拢装置为收拢铧犁,其朝向内侧设置并将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左右分流的土壤收拢至下层土壤处理后的底部沟槽内。
牵引部的后侧和架体尾端之间连接有一个牵引部加强梁用于降低架体前端的驱动应力。
所述的上层土壤处理模块为铧犁,其朝外设置将土壤左右分流。
所述的收拢装置为收拢挡板,收拢挡板为弧状结构设置,其后侧设置有和架体连接的加强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耕作方法,其通过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同时作业,上层土壤处理模块先将地表0~20厘米富含养分和草籽的熟土层犁起搁置于侧面,下层土壤处理模块随后将熟土层下部的20 ~35厘米贫瘠、不含草籽的生土层剥离输送,在地面形成U型沟槽,然后将上述搁置一侧的熟土层利用输送槽下方空间回填至U型沟槽底部,最后生土层从输送槽末端滑落,均匀平铺在U型沟槽底回填的熟土层上面实现土壤置换和覆盖,使土层结构优化,土层和营养成分的合理布局、抑制杂草再生,减少灭草剂使用,改善土壤污染,促进作物提质、高产;通过此种设备多年持续作业,可使土壤营养层越来越厚,土壤结构得到有效优化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驰象沃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驰象沃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6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