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5919.4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坤;邓龙洵;王春青;沈金康;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2 | 分类号: | B62K2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竞技 自行车 叉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运动员在骑乘过程中的外部阻力,节约体能以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竞技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类的运动也随之快速发展,其中,自行车竞技也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和专业运动者的选择之一。对于自行车竞技来说,成败除了与竞技者的身体素质和骑行技巧有关之外,自行车本身的设计是否能有效降低骑行阻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分秒必争的场地车竞技领域,0.1s也能决定自行车比赛的冠亚军所属。
而自行车车架上的后下叉叉骨设计也是影响车架整体风阻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后下叉叉骨包括两种:
上翘形:后下叉骨的下底面向上顶面鼓起,形成上翘形,如图1所示。其缺点是:重心上移,叉骨变小而刚性不足,风阻偏高。
平直形:后下叉骨的下底面为平直形,如图2所示,其缺点是:重心上移,风阻偏高。
因此,最大程度的减少骑行阻力成为竞技自行车设计、制造和运动员的不懈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后下叉叉骨向下扩张式造型设计,重心下移,使得风阻更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后下叉叉骨,包括形状相同的两个叉骨单元,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一端部一体成型并形成有五通端,两个叉骨单元同侧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独立的勾爪端,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
叉骨单元的下底面呈向下凸起的凸面状,可以使得骑乘时整体重心下移,减小风阻系数,可以减小自行车正下方气流对整个自行车的阻力干扰。
进一步的,凸面状的最低点距离叉骨单元的下底面的最大距离为1-10mm。
进一步的,叉骨单元纵截面呈矩形且矩形的宽分别位于叉骨单元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
更进一步的,叉骨单元的上顶面与下底面之间的竖直间距自勾爪端至五通端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叉骨自勾爪端向五通端呈向下扩张式造型,骨单元的下底面向下凸起呈凸面状,类似于海豚肚形式,在实际骑乘过程中可以使重心下移,从空气动力学来讲,风阻阻力更低,可以减小自行车正下方气流对整个自行车的干扰,自行车抓地更好,稳定性也随之提升,同时减少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体能的消耗,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从而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平直形后下叉叉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上翘形后下叉叉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下叉叉骨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下叉叉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下叉叉骨中叉骨单元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后下叉叉骨,2、勾爪端,3、五通端,4、凸面状,5、叉骨单元,6、矩形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5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桌面绿萝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竞技自行车的车架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