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巷道周边预裂小孔径T型聚能光面爆破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4369.4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锋;张凤祥;黎卫兵;刘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1/10;F42D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周边 预裂小 孔径 型聚能 光面 爆破 | ||
一种巷道周边预裂小孔径T型聚能光面爆破管,包括管体和滑盖;管体的侧面沿轴向开设有轴向开口,滑盖扣接设置在开口上,形成聚能光面爆破管;滑盖的中部朝向管体方向设置有第一聚能凹槽;管体平行于开口轴向设置有对称的第二聚能凹槽。本实用新型聚能凹槽分布在管三个方向,可产生T型分布聚能射流,其中呈180°分布凹槽可沿巷道周边产生双向聚能切缝效果,使巷道周边成型光滑形成光爆效果,呈90°分布凹槽可向巷内形成射流破碎岩块,减小爆破矸石块度,T型聚能由于三向聚能作用可减少巷道周边围岩的炮震裂隙,利于提高巷道开挖后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巷道周边预裂小孔径T型聚能光面爆破管。
背景技术
光面爆破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爆破技术,是控制爆破的一种方法。应用光面爆破,可以使爆破出的巷道断面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帮顶表面光滑,裂隙少,稳定性高,便于支护。目前各矿推广的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的不同之处在于周边眼的布置以及周边眼的爆破参数。目前,常规光面爆破,存在的问题是:
1、光爆炮眼间距为40-50cm,布眼过密、打眼过多、打眼作业时间占用时间过长;
2、光爆炮眼中有药卷部位极易造成围岩出现裂缝或,影响围岩稳定,后期巷道容易变形;
3、常常出现超挖,增加出矸量及混凝土喷射量而提高施工成本;
4、严重制约着循环进尺,使岩巷掘进效率低、速度慢。
尽管,我国爆破理论的研究、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和爆破器材的研制有了很大发展,但煤矿井巷岩石爆破作业的状况并未有多大改观,仍然存在着单位耗药量大、爆破震动和空气冲击波强度大、围岩超挖和损伤大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周边预裂小孔径T型聚能光面爆破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巷道周边预裂小孔径T型聚能光面爆破管,包括管体和滑盖;管体的侧面沿轴向开设有轴向开口,滑盖扣接设置在开口上,形成聚能光面爆破管;
滑盖的中部朝向管体方向设置有第一聚能凹槽;管体平行于开口轴向设置有对称的第二聚能凹槽。
进一步的,两个第二聚能凹槽底部的连接线与第一聚能凹槽的底部朝向垂直。
进一步的,管体长度是1.8m,聚能光面爆破管管壁厚为1.5mm,凹槽底部厚度为1mm,凹槽角度为30°-65°。
进一步的,管体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有卡台,卡台上设置有母扣,滑盖的边缘设置有卡头,卡头上设置有公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聚能凹槽分布在管三个方向,可产生T型分布聚能射流,其中呈180°分布凹槽可沿巷道周边产生双向聚能切缝效果,使巷道周边成型光滑形成光爆效果,呈90°分布凹槽可向巷内形成射流破碎岩块,减小爆破矸石块度,T型聚能由于三向聚能作用可减少巷道周边围岩的炮震裂隙,利于提高巷道开挖后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滑盖式的可扣接结构的设计便于装乳化炸药,滑盖的中央这有一聚能凹槽,可以起到对巷内被爆破的岩体切割破碎,减小巷内爆破后抛矸的块度尺寸,利于矸石清理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4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