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24145.3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5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于现廷;于海杰;刘美玲;门超;于海清;郭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鹏物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1/06;F28B9/08;F28B9/04;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冷库 氨气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涉及冷链物流仓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氨气盘管、冷却装置与用于分离液氨与氨气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液气分离罐、排液管、排液阀与排气管,液气分离罐设置在壳体内,氨气盘管的出口端与液气分离罐的上端连通,排液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底端,排液阀连通在排液管内,排气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经过冷却后的氨气与液氨分离出来,并将液氨进行储存,在后续制冷的工序中,液氨内不会夹杂氨气,提高了制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物流仓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保存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常温保存、低温保存、真空保存等,其中低温保存就需要建立一个低温密闭的环境,冷库就此诞生了。由于氨气在压缩后并冷却后形成液氨,液氨在气化时可以吸收大量的热,而且氨气不会产生温室效应,也不会破坏臭氧层,因此目前的冷库大多使用氨气作为冷却剂。
目前,公告日为2015年12月23日,公告号为CN20490261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氨制冷冷却塔,包括壳体、循环泵、氨气盘管、喷淋管道、填料层、冷却盘管和除垢器,所述壳体为密闭壳体,壳体下端侧面通过管道与循环泵一端连接,喷淋管道水平设置在壳体内侧上端并且喷淋管道与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喷淋管道上沿管道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喷淋头,氨气盘管设置在喷淋管道下方并且两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填料层固定在氨气盘管下方的壳体内侧,壳体下端为贮水槽,冷却盘管设置在贮水槽中并且两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除垢器设置在贮水槽内。
在进行冷却时,高温高压的氨气通入氨气盘管,贮水槽的冷却水经循环泵流入喷淋管道内,之后冷却水经喷淋头喷出,喷出的冷却水喷洒在氨气盘管的外周面上对氨气进行降温,被降温的氨气形成液氨流出氨气盘管,部分冷却水吸收了氨气的热量后蒸发,蒸发的水蒸气排除壳体,未蒸发的冷却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贮水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冷却时,部分氨气可能为冷却为液氨,上述方案中氨气与液氨被一起排出冷却塔,并未进行分离,由于氨气的吸热性能低于液氨的吸热性能,因此将氨气与液氨一起用于后续的制冷工序会降低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能够将冷却后的氨气与液氨分离,进而提升后续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物流冷库用氨气冷却器,包括壳体、氨气盘管、冷却装置与用于分离液氨与氨气的分离装置,氨气盘管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表面上,且氨气盘管的进口端穿过壳体,冷却装置包括循环泵、喷淋管道与喷淋头,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储水槽,下储水槽内充斥有冷却水,循环泵的一端与下储水槽连通,循环泵的另一端与喷淋管道连通,喷淋管道设置在壳体内,且喷淋管道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端面上,喷淋头与喷淋管道连通,且喷淋头朝向氨气盘管;分离装置包括液气分离罐、排液管、排液阀与排气管,液气分离罐设置在壳体内,氨气盘管的出口端与液气分离罐的上端连通,排液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底端,排液阀连通在排液管内,排气管连通在液气分离罐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高压的氨气在经过冷却后,部分氨气冷凝为液氨,未冷凝的氨气与液氨均流入液气分离罐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液氨储存在液气分离罐的底部;未冷凝的氨气从排气管中排出液气分离罐并收集,或者通入压缩机内再次压缩;在液气分离罐内充斥有液氨时,排液阀打开将液氨排放至下一工序,当液气分离罐内的液氨放空后,关闭排液阀,避免氨气进入下一工序;如此设置,在后续制冷的工序中,液氨内不会夹杂氨气,提高了制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鹏物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鹏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4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