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具鼻胃肠管和氧气管辅助固定功能的固定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22608.2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王艳娟;张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5/02;A61M16/04;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15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胃肠 氧气管 辅助 固定 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鼻胃肠管和氧气管辅助固定功能的固定贴。包括带有左侧基片和右侧基片的中间基片,在三者的底部设有粘胶层和贴片层;在中间基片上安装固定有两个鼻胃肠管夹扣,在鼻胃肠管夹扣的顶部设有氧气管夹扣;鼻胃肠管夹扣包括与中间基片连接固定的底托,在底托上铰接安装有压板,在压板前部的内侧设有内齿牙,在底托的外壁上设有外齿牙;氧气管夹扣包括带有缺口的夹持环,在两侧设有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在第一支臂的顶部设有带有上齿牙的上支臂,在第二支臂的顶部设有带有下齿牙的下支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避免产生鼻部压疮和粘膜受损问题,保持良好的固定能力,不影响对口鼻部位进行观察,提升救治和护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鼻胃肠管和氧气管辅助固定功能的固定贴。
背景技术
在医疗救治和护理过程中常用到鼻胃肠管和氧气管,用于向患者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鼻胃肠管包括鼻胃管和鼻肠管,两者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的管路,材质通常选取为聚氨酯或硅胶。其中鼻胃管是指经鼻腔送入、经过咽部和食道到达患者胃部的管路。鼻肠管是指经鼻腔送入、经过咽部和食道以及胃部并进入肠道的管路,在盲插过程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置入胃中后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镜的帮助下通过幽门。氧气管设置在患者的鼻下方位置,通过向患者的鼻下区域释放氧气供患者呼吸。
上述鼻胃肠管和氧气管在使用时,也就是在施加给患者之后通常需要进行固定,尤其是鼻胃肠管容易脱出,更需要固定牢靠以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现有技术中,氧气管通常绕过患者的双耳,中部从患者的鼻下通过,由于氧气气流以一定的压力向外喷出,故只要氧气能够释放到鼻下区域即可,因此氧气管并无特殊的固定要求。由于鼻胃肠管延伸到了患者的胃部和肠内,对末端所在的位置要求较为严格,加之鼻胃肠管本身较容易在外力碰触下发生移位(主要是脱出),因此必须对鼻胃肠管进行可靠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中一般采用医用胶带,也就是采用医用胶带将鼻胃肠管与患者的鼻子固定在一起,胶带一端粘贴绑定在鼻胃肠管上、另一端粘贴在患者的鼻子上。
上述鼻胃肠管的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医用胶带直接粘贴在患者的鼻子上容易产生压疮;其次,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反复将医用胶带撕下来,进行观察后再重新粘贴,则导致患者皮肤粘膜受损,而且同一块胶带反复粘贴后就失去粘性,无法再稳定粘贴固定,也就容易脱落;再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观察,采用医用胶带进行粘贴后,患者的口鼻部位被覆盖,因此并不便于进行观察;再者,当需要为患者同时施加鼻胃肠管和氧气管时,管路在患者的鼻下部位不方便布置,互相产生干扰,导致患者无法受到良好的救治和护理。
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能够对鼻胃肠管和氧气管进行辅助固定的固定贴,作为医用的耗材施加给患者,决绝现有固定方式的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兼具鼻胃肠管和氧气管辅助固定功能的固定贴,避免患者产生鼻部压疮和粘膜受损等问题,在长时间内以及多次解除固定、恢复固定的操作时仍保持良好的固定能力,不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口鼻部位进行观察,提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未经王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2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企业管理用文档存储柜
- 下一篇:一种高温热解气输送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