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2540.8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1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朱玉龙;刘淑静;武子元;李泽宇;白晓飞;赵东;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沛淼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A01G25/00;A01G13/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水土流失 保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装置,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其包括土地和树木,所述土地上表面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中心处开有种植孔,树木和防护板之间设有若干组用于支撑树木的防护组件,防护板与土地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紧固钉,防护板外侧设有仿真树,仿真树与土地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紧固钉,仿真树上方固定设有若干仿真树叶,本实用新型具有达到对树木进行支护,提高树木在土地上的生存能力,使土地抗雨水流失能力更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吸纳、顺势下流从而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其中水力侵蚀最为广泛,其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松散,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肥力日渐衰竭,水利工程效益低下,甚至导致水旱灾发生,治理水土流失灾害迫在眉睫。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36900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系统,包括边坡,所述边坡上分别设置有纵向主沟、斜向水沟、坡底排水沟、蓄水池,所述纵向主沟、所述坡底排水沟以及所述蓄水池依次接通,所述纵向主沟的两侧分别均匀设置有所述斜向水沟,所述斜向水沟的两侧均设置有草地以及树木,树木对雨水起缓冲作用,草地对土地其防护作用,雨水从水沟排出,从而防止雨水冲蚀土表,对土坡进行防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树木对防止水土流失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土质较为疏松,刮风下雨天气多,恶劣的成长环境使树木的成活率较低,降低树木对水土流失的防护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装置,达到对树木进行支护,提高树木在土地上的生存能力,使土地抗雨水流失能力更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装置,包括土地和树木,所述土地上表面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中心处开有种植孔,树木和防护板之间设有若干组用于支撑树木的防护组件,防护板与土地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紧固钉,防护板外侧设有仿真树,仿真树与土地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紧固钉,仿真树上方固定设有若干仿真树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对土地表面的土壤进行有效的防护,仿真树叶对雨水起缓冲作用,对土地表面进行了防护,避免土壤在雨水冲刷下造成的流失现象,使土地的肥力变强,有利于树木的生长,防护板上的防护组件对树木起支撑、保护的作用,使树木的抗风载能力提高,从而高效的发挥树木对水土流失的防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有若干个,支撑板固定设于防护板上方,支撑板和树木之间设有夹板,支撑板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夹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对树木起夹紧作用,通过螺纹杆调节夹板到树木之间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粗细的树木,支撑板将树木和防护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树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为弧形板,夹板靠近螺纹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万向铰,万向铰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状的夹板使夹板和树木侧壁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提高对树木的夹紧、支护效果,万向铰可对夹板进行全方位转动,避免在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夹板与树木贴合处出现缝隙,提高了夹板的夹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下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使防护板和土地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止雨水侵蚀土壤,提高了防护板对土地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沛淼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沛淼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2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