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使用的新式灌肠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2012.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更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更先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冷泠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使用 新式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使用的新式灌肠贴,包括中药袋和灌肠贴本体,灌肠贴本体设置在中药袋正面的底部,灌肠贴本体正面的中点处设置有插入头,灌肠贴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自粘胶,灌肠贴本体顶部与底部的中点处均为凸形,自粘胶由粘胶纤维制成,灌肠贴本体为轻质塑料制成,自粘胶靠近中药袋的一侧与中药袋相互粘贴。本实用新型通过灌肠贴本体、插入头和自粘胶的相互配合,使得输液管的插头可以直接通过灌肠贴本体直接插入进中药袋内,从而避免出现药水洒落的现象,避免需要把中药袋内的药水取出后倒入一次性的灌肠袋再使用,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避免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贴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使用的新式灌肠贴。
背景技术
中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药物经肠道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可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效果。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中药灌肠的方法,起源比较早,在汉代就已经有比较广泛的使用了。目前主要用于一些肠源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儿科、盆腔疾病的治疗。一般用专门的一次性灌肠袋,将中药袋中的药液倒入灌肠袋后才能进行灌肠。而目前广泛应用的中药袋不能直接通过输液器的插头插上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也不方便携带,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供出便于使用的新式灌肠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使用的新式灌肠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使用的新式灌肠贴,包括中药袋和灌肠贴本体,所述灌肠贴本体设置在中药袋正面的底部,所述灌肠贴本体正面的中点处设置有插入头,所述灌肠贴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自粘胶。
优选的,所述灌肠贴本体顶部与底部的中点处均为凸形。
优选的,所述自粘胶由粘胶纤维制成。
优选的,所述灌肠贴本体为轻质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自粘胶靠近中药袋的一侧与中药袋相互粘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灌肠贴本体、插入头和自粘胶的相互配合,使得输液管的插头可以直接通过灌肠贴本体直接插入进中药袋内,从而避免出现药水洒落的现象,避免需要把中药袋内的药水取出然后再进行使用,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避免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灌肠贴本体俯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灌肠贴本体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灌肠贴本体俯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中药袋、2灌肠贴本体、21插入口、22强力胶、3插入头、4自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更先,未经李更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2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结构建筑用门廊立柱
- 下一篇:药品储存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