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21965.7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施福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福池 |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陈玉琴;杨慧娟 |
| 地址: | 36244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洞箫 内径 塑形通节长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包括钻杆以及固定在钻杆端头的钻头,钻头包括板体结构的刀体,刀体的两侧边相交且相交点形成尖端,刀体的尖端位于钻杆轴心延长线上,刀体相交形成尖端的两侧边沿钻杆轴心延长线对称,且沿钻杆轴心延长线逐渐靠近钻杆的方向,刀体的宽度逐渐变大,刀体的两板面上分别设有一起始于不同侧边端面的刀刃面,刀体两板面上的刀刃面具有一厚度。该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钻头板体结构的刀体仅两侧边的端面与竹子内壁存在接触,刀体未塞满竹子内腔,刀体与竹子内壁仍留有较大空隙,方便屑末的排出,保证去节平顺、快捷、不抱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
背景技术
竹子制作成洞箫,须经过炙烤、调直、磨根、通节、磨内膛、开吹口、按孔、调音、抛光、上大漆等工序,其中,通节即是将竹子内节打通。现有竹子通节采用的工具为麻花钻,麻花钻整体为圆柱状,刀刃沿圆柱状的刀体螺旋分布,通节时麻花钻钻头外径与竹子内径之间几乎无缝隙,钻头周壁与竹子的内壁贴合度较高,无充足的排屑空间,所以不易排屑,屑末堆积而容易致使钻头抱死,其常需将钻头取出进行排屑,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麻花钻钻头的长度通常较长,而竹子因是天然物,其内孔通常非直线,允许有几豪米的调整弯空间,长度较长又笔直的麻花钻钻头在钻弯曲的竹子时,会将竹子内径打大,甚至打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包括钻杆以及固定在钻杆端头的钻头,钻头包括板体结构的刀体,刀体的两侧边相交且相交点形成尖端,刀体的尖端位于钻杆轴心延长线上,刀体相交形成尖端的两侧边沿钻杆轴心延长线对称,且沿钻杆轴心延长线逐渐靠近钻杆的方向,刀体的宽度逐渐变大,刀体的两板面上分别设有一起始于不同侧边端面的刀刃面,刀体两板面上的刀刃面具有一厚度。
进一步地,刀体的两侧边为外凸的弧形。本实用新型,刀体的两侧边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外凸的弧形,刀体的两侧边为直线形时,通节过程中,两侧边所受到的轴向力于轴向上各段相同,而刀体的两侧边为外凸的弧形时,通节过程中,刀体的两侧边靠近尖端的前端所受到的轴向力相对较大、靠近尖端的末端所受到的轴向力相对较小,由于刀体在平行于钻杆轴心延长线方向上的宽度,越靠近钻杆,其越小,强度较弱,所以,刀体的两侧边为外凸的弧形为合理,结构更为牢固,而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刀体两表面上分别设有一表面起始于侧边端面、且低于刀体的表面的台阶面,刀体同一表面上的刀刃面和台阶面分别位于不同侧边。低于刀体表面的台阶面的设置,一方面,可使刀体减轻重量,增加刀体的韧性,为排屑留有更多的空间,便于排屑,另一方面,可使刀刃面的厚度相对较薄,形成的刀刃更锋利,更利通节。
进一步地,钻头还包括与刀体连接的刀柄,刀柄与钻杆同轴连接,刀柄的直径小于钻杆的直径。直径比钻杆直径小的刀柄的设置,可使刀体靠近钻杆的端侧具有更多的排屑,使得排屑更顺利。
本实用新型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工作时,钻头旋转,旋转时刀体的刀刃面在前。该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用于竹子通节时,钻头板体结构的刀体仅两侧边的端面与竹子内壁存在接触,刀体未塞满竹子内腔,刀体与竹子内壁仍留有较大空隙,方便屑末的排出,保证去节平顺、快捷、不抱死,且钻头的刀体的长度相比麻花钻更短,对于弯曲的竹子的通节,其较为适应,不会破坏竹子内径,同时,本实用新型刀体的刀刃面起始于侧边端面、与各自非所在表面不相交,如此,保证了刀刃面处具有一定厚度,具有一定厚度的刀刃,结构强度较大的同时,侧边端面与竹子内壁呈面接触,刀体刀刃面处钻出的屑末不易散至刀体的另一面,而是及时的排出,有效防止屑末与刀体一起转转,并往刀体的另一面跑,从而增加摩擦力,出现抱死,破坏内径的现象,其使得通节更顺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洞箫内径塑形通节长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福池,未经施福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厢内部联运托盘移动工具
- 下一篇:一种振动监控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