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击剑训练的持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1637.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8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莫戎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剑与思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02 | 分类号: | A63B6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击剑 训练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剑训练器材,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击剑训练的持剑支架。该持剑支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安装组件,另一端设有持剑组件;所述的持剑组件包括安装夹持片和活动夹持片,所述活动夹持片的一端与安装夹持片活动连接,并在活动夹持片和安装夹持片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的安装夹持片与活动夹持片之间形成持剑空间。以上所述的持剑支架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且可以便捷拆装,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便于运动员在不同场合进行击剑训练,有利击剑运动的普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剑训练器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击剑训练的持剑支架。
背景技术
击剑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项目,它结合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要求运动员精神的高度集中和身体的良好协调,能够体现运动员良好的动作和敏捷的反应。
现有的击剑训练标靶多为人形靶,主要用于训练刺击或劈砍人体的有效得分部位。但是人形板的体积较大,空间占用率高,不便于搬运、携带和存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击剑训练的场地,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下的击剑训练,不利于击剑运动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击剑训练的持剑支架,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且可以便捷拆装,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便于运动员在不同场合进行击剑训练,有利击剑运动的普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击剑训练的持剑支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安装组件,另一端设有持剑组件;所述的持剑组件包括安装夹持片和活动夹持片,所述活动夹持片的一端与安装夹持片活动连接,并在活动夹持片和安装夹持片之间设有锁紧装置,所述的安装夹持片与活动夹持片之间形成持剑空间。
本申请的持剑支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便于运动员在不同场合进行击剑训练,有利击剑运动的普及。同时采用持剑组件来夹持训练用剑,训练用剑可以随意拆卸,有利于安装和存放。并且由于持剑组件的结构通用性,无论重剑、花剑、佩剑都可以很好的适应,运动员训练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更换训练用剑,通用性很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用于与持剑组件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的支撑杆和连接块一体设置;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或安装柱,所述的安装孔或安装柱相对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任意两个安装孔或安装柱之间彼此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
设置多个安装孔或安装柱,且彼此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增加持剑组件安装方向的多样性,进而调节训练用剑的方向,运动员训练时可以根据安装组件的夹持范围,训练场地的空间,灵活的调整训练用剑的方向,降低训练场地的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用于与持剑组件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与支撑杆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旋转活动连接,并在所述的连接块和支撑杆之间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安装孔或安装柱,所述的安装孔或安装柱相对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或垂直设置。
通过连接块相对于支撑杆的转动,调节训练用剑的方向,运动员训练时可以根据安装组件的夹持范围,训练场地的空间,灵活的调整训练用剑的方向,降低训练场地的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与安装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与持剑组件连接的持剑部,及设置在安装部与持剑部之间的过渡杆;所述的安装部与过渡杆旋转活动连接,所述的持剑部与过渡杆旋转活动连接,且过渡杆相对于安装部的旋转中心线与过渡杆相对于持剑部的旋转中心线相互垂直;并在所述的过渡杆与安装部和持剑部之间分别设有定位装置。
过渡杆分别与安装部和持剑部旋转活动连接,持剑组件相对于安装组件调节的自由度更高,可以将训练用剑调整至任意角度,对应的,安装组件可以任意角度安装,例如水平安装、竖直安装或倾斜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剑与思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剑与思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耳及金属壳电池
- 下一篇: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