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1317.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7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韩靖;侯继承;耿庆光;杨开书;徐进;杨峰;向杰;杨军;裴丽丽;赵岩;宋世波;李岳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涛 |
主分类号: | C07D333/48 | 分类号: | C07D333/48;B01D36/00;B01J47/02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71012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离子交换 技术 进行 环丁砜 净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包括环丁砜自抽提管线、回收塔、环丁砜净化设备、碱液罐和溶剂罐,环丁砜自抽提管线设置在回收塔的贫溶剂线上,依次经过换热装置和预过滤罐进入环丁砜净化设备的离子交换柱内,环丁砜净化设备通过第一管道与溶剂罐相连,溶剂罐的底部通过机泵与汽提塔进料管线相连,环丁砜净化设备通过第二管道与碱液罐相连,以向其内部输送碱液,环丁砜净化设备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废液罐,以排出环丁砜净化设备中的废液;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对环丁砜进行净化处理,使得系统内的环丁砜溶剂的pH、氯离子含量、外观等指标都有明显改善,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加工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丁砜抽提工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
背景技术
炼厂芳烃抽提装置采用环丁砜抽提工艺,以环丁砜作为循环溶剂分离重整生成油中C7及以下馏分,利用其对芳烃和非芳烃溶解能力的差异将芳烃萃取分离,得到高纯度芳烃和非芳烃。
抽提过程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丁砜溶剂的性能,不仅影响产品纯度、收率、装置能耗,也直接影响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环丁砜溶剂由于自身理化性质,在高温、含水、含氧等正常工况下会生成多种化学反应生成酸性物质,造成设备酸腐蚀,同时重整生成油中原料中的微量氯离子不断富集于溶剂中,造成设备氯腐蚀。且由于环丁砜劣化严重,在运行至中期时,先后造成汽提塔塔壁多点泄漏、回收塔热井整体损坏、溶剂管线多处腐蚀泄漏;溶剂降解聚合物积累造成抽提塔塔盘阻塞,频繁混相;贫富溶剂换热器管束阻塞造成换热效率显著降低,限制夏季生产负荷。
针对其劣化问题,常规的解决方法一般为:加注有机胺MEA以抑制溶剂劣化后的酸性环境或定期停工清洗抽提塔塔盘或以技术服务和劳务输出的形式对环丁砜进行一次净化或增加溶剂再生塔废环丁砜的排放;但这些方法既不能稳定环丁砜的性质,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丁砜劣化及设备腐蚀问题,因此亟需寻求新工艺改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环丁砜劣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使得系统内的环丁砜溶剂的pH、氯离子含量、外观等指标具有明显改善,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抽提装置中且能够在线连续运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包括环丁砜自抽提管线、回收塔、环丁砜净化设备、碱液罐和溶剂罐,环丁砜自抽提管线设置在回收塔的贫溶剂线上,依次经过换热装置和预过滤罐进入环丁砜净化设备的离子交换柱内,环丁砜净化设备通过第一管道与溶剂罐相连,溶剂罐的底部通过机泵与汽提塔进料管线相连,以使脱除劣化产生的酸性杂质回到溶剂罐中,并在机泵的作用下将环丁砜输送至汽提塔进料管线,环丁砜净化设备通过第二管道与碱液罐相连,以向其内部输送碱液,环丁砜净化设备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废液罐,以排出环丁砜净化设备中的废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装置与环丁砜净化设备之间设有供环丁砜绕预过滤罐直接进入环丁砜净化设备的备用旁路。
做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环丁砜净化设备上设有氮气管道、仪表风管道和除盐水管道。
做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碱液罐的进液管线上设有单向阀,碱液罐的顶部设有用于平衡罐内压力的大气管道。
做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环丁砜净化设备上设有废液管线Ⅰ和废液管线Ⅱ,废液管线Ⅰ和废液管线Ⅱ的一端分别与环丁砜净化设备相连,另一端通过一三通阀与第三管道相连。
做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技术进行环丁砜净化的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废液罐的顶部与低压瓦斯管线相通,底部设有排液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涛,未经杨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出料的弹簧反绕机
- 下一篇:一种炼厂用提升重整生成油加工率的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