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1033.2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通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F25C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系统 二元 冰蓄冰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冰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包括蓄冰槽本体、冰浆机和融冰板换,蓄冰槽本体上侧设有布冰器,布冰器的上侧设有布水器,蓄冰槽本体的下侧设有取水器,取水器通过第一导管与冰浆机相连通,第一导管上设有制冰泵,冰浆机通过第二导管与布冰器相连通,取水器通过第三导管与融冰板换相连通,第三导管上设有融冰泵,融冰板换通过第四导管与布水器相连通,第一导管和第三导管通过连通管导通,并且连通管上设有阀门,第三导管在靠近取水器的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解决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内高温载冷剂通过冰槽的流道过短,造成高温载冷剂与冰浆混合不充分、不均匀使得冰槽出口水温偏高且无法恒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冰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内高温载冷剂通过冰槽的流道过短,造成高温载冷剂与冰浆混合不充分、不均匀使得冰槽出口水温偏高且无法恒定,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冰槽内的高品位冷源。并且由于制冰泵与融冰泵共用,需要在融冰板换及冰浆机的冰水侧出水口处设置电动二通阀,做工况切换,增加了控制逻辑及系统故障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解决现有的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内高温载冷剂通过冰槽的流道过短,造成高温载冷剂与冰浆混合不充分、不均匀使得冰槽出口水温偏高且无法恒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冰浆系统的二元冰蓄冰槽,包括蓄冰槽本体、冰浆机和融冰板换,所述蓄冰槽本体上侧设有布冰器,所述布冰器的上侧设有布水器,所述蓄冰槽本体的下侧设有取水器;
所述取水器通过第一导管与冰浆机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制冰泵,所述冰浆机通过第二导管与布冰器相连通;
所述取水器通过第三导管与融冰板换相连通,所述第三导管上设有融冰泵,所述融冰板换通过第四导管与布水器相连通;
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三导管通过连通管导通,并且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导管在靠近取水器的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管的管壁垂直连通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三导管的管壁垂直连通有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通管包括软管部和硬管部,所述软管部的两端均设有硬管部,两个所述的硬管部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所述阀门设置于软管部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硬管部在与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相连一侧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并且硬管部该侧的外壁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将硬管部锁紧在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硬管部在与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环形连接槽两侧的槽壁均设有粘胶层,所述软管部的端部卡设在环形连接槽内,并通过粘胶层与所述环形连接槽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硬管部的外壁设有与环形连接槽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软管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在所述软管部卡设进硬管部的环形连接槽内时,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对齐,有连接螺钉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为多个,并且在硬管部外壁沿径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通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通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1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地面滑行的四轴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LED防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