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20258.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邢胜华;刘化勇;陈炜杰;赵国尧;姚鑫;黄韦铭;罗飞龙;羊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谭慧莉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烹饪 设备 | ||
1.一种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锅;
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烹饪锅内,且所述物料盛放件与所述烹饪锅之间形成过水腔;
所述物料盛放件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限定出置换腔,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架相互分开并限定出间隙,且所述间隙导通所述置换腔与所述过水腔;
其中,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架之间距离最近处的距离值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5mm;和/或
所述支架的底端与所述烹饪锅的内底面的上下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的底端至所述烹饪锅的内底面的上下高度H2与所述烹饪锅的锅口至所述烹饪锅的内底面的上下高度距离H1之比小于等于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与所述物料盛放件相连;
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一端靠近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并且与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围壁,所述围壁为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的结构;
所述物料盛放件封挡所述围壁的一端的所述开口并且与所述围壁合围出所述置换腔;所述围壁的另一端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且所述围壁的另一端的所述开口的边缘至少部分与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相互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壁上靠近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一端构造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物料盛放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翻边或卷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围壁向所述围壁的内侧延伸,所述连接部靠在所述物料盛放件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物料盛放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壁远离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一端构造有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盖体结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且所述开口的边缘至少部分与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之间相互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与所述物料盛放件之间铆钉连接、焊接或卡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盛放件设有透液结构,所述透液结构配置为供所述物料盛放件进液或排液;其中,
所述物料盛放件包括凹腔体,所述凹腔体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所述透液结构;和/或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底壁的一部分区域相对设置,所述底壁上设有所述透液结构,所述透液结构位于所述底壁的另一部分区域;所述底壁上的所述透液结构分布在所述支架的周围;和/或
所述透液结构包括通孔。
12.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配置为对所述锅具组件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具有多个加热部,多个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锅具组件的烹饪锅表面的多个区域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02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脑电图检查的多功能座椅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软铅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