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20071.6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6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田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层 损伤 修复 因子 生产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内侧均竖直设有与固定座相连的支柱,所述支柱顶端安装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顶端之间通过载物板相连,所载物板顶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混合,同时启动激振器,使得混合罐跟随振动弹簧进行高频的上下振动,确保混合罐内部的原料可以快速往复的进行上下层物料之间的互溶交换,从而达到原料的充分混匀,提高后续产品的加工质量,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避免混合罐脱离固定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属于修复素因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使用不当、外伤、手术等原因使皮肤出现过敏、暗疮或在人体表面遗留下各种各样的疤痕,造成身体肌肤的极不美观。修复素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再生,加速真皮层伤口愈合,去除外伤烧伤疤痕,减缓皮肤老化等功效。通过触觉上的按摩和嗅觉上的熏香,使芳香物质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或通过嗅觉通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人体产生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达到保健、治疗、美容的目的。修复素因子是从天然芳香植物中提取而得,不含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安全无刺激、芳香怡人,而且修复素因子分子极小,渗透力强,能有效进出身体而不会留下任何毒素,修复素因子原料加工时需要搅拌混匀。
现有的搅拌装置只能对物料进行圆周方向的搅拌,使得上下层之间的原料无法进行交融互换,从而混合效果好,降低原料的加工质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搅拌装置只能对物料进行圆周方向的搅拌,使得上下层之间的原料无法进行交融互换,从而混合效果好,降低原料加工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内侧均竖直设有与固定座相连的支柱,所述支柱顶端安装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顶端之间通过载物板相连,所载物板顶部中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顶端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中间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穿过混合罐并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围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所述载物板底部中间安装有激振器,所述混合罐顶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顶部内侧对称开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第二限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中间内壁对称开设有与载物板两端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柱和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座通过螺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罐外侧的竖直方向上嵌设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激振器为HB-5-4型号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皮层损伤的修复素因子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具有上下层之间的原料可以进行交融互换,确保混合效果好,提高原料加工质量的优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混合装置相比较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混合,同时启动激振器,使得混合罐跟随振动弹簧进行高频的上下振动,确保混合罐内部的原料可以快速往复的进行上下层物料之间的互溶交换,从而达到原料的充分混匀,提高后续产品的加工质量,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避免混合罐脱离固定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20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