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9905.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娄滨;周园园;谢维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70/60;F24S70/20;F24S2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pc 太阳能 空集 热管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管罩、吸热体和金属管;金属管和吸热体均设置在玻璃管罩内;吸热体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吸热体间隔设置在金属管的外表面上,并与金属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应用在CPC聚光板中,可在保证最大程度吸收太阳热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生产成本,是一种优质的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辐射传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热能是一种最主要的应用,而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的出现,直接让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性能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得非追踪式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在中高温太阳能领域得以利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在CPC应用的场景图如图10所示。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由圆柱形玻璃管罩封接了接收器而组成,接收器表面附有阳光吸收涂层或吸热体,用于快速收集太阳光热量。当太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到吸热体,吸热体快速吸收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接收器,再通过接收器与外部介质产生热交换完成工作。为了避免接收器收集的热量直接散发到玻璃外界,将玻璃管与接收器之间抽成了真空,大大提高了集热效率,这种管子便简称为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根据接收器表面吸热体的形状划分,目前现有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普遍采用平板型接收器和圆管型接收器,但平板型接收器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在CPC的应用中如果要保持与圆管型接收器同等的效率,平板型接收器必须大面积,另外需要与外玻璃管抽真空的形式,玻璃管也会做得很大,因此成本代价过高,无法商用,而圆管型接收器在基于CPC的应用中虽然具有很好的集热效果,但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使得可在保证最大程度吸收太阳热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CPC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玻璃管罩、吸热体和金属管;
所述金属管和所述吸热体均设置在所述玻璃管罩内;
所述吸热体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至少三个所述吸热体间隔设置在所述金属管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金属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吸热体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吸热体构成十字型吸热结构。
可选地,所述金属管为金属U型管。
可选地,所述金属管为金属直通管或逆流管。
可选地,所述十字型吸热结构与所述金属U型管的相对位置夹角为20-80°。
可选地,所述十字型吸热结构与所述金属U型管的相对位置夹角为45°。
可选地,所述玻璃管罩设置在CPC聚光板的有效聚光区域内,且所述十字型吸热结构与所述CPC聚光板的相对位置为一边平行一边垂直。
可选地,所述吸热体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吸收涂层。
可选地,所述金属管与所述玻璃管罩封接。
可选地,所述金属管通过熔封件与所述玻璃管罩熔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包括玻璃管罩、吸热体和金属管;金属管和吸热体均设置在玻璃管罩内;吸热体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吸热体间隔设置在金属管的外表面上,并与金属管连接,其制作成本便宜,工艺简单,在基于CPC的应用中可达到与圆管型的接收器真空集热管同样的集热效率,因此,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可在保证最大程度吸收太阳热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9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