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8048.3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5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悦;张明山;肖志斌;徐铨彪;夏亮;杨嘉胤;陈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 地址: | 31002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折板 连接 预制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底板内设有之型折板;所述之型折板的上部位于预制底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便和造价较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板结构,特别是一种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建筑工业化,越来越多的建筑构件在工厂里预制完成,比如叠合楼板等,叠合楼板是由预制的叠合板底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现有的叠合板底板通常是由预制混凝土和桁架钢筋组成,由于桁架钢筋底部在预制混凝土中,外露的尺寸很少,当板厚较小时,桁架钢筋的高度也较小,对于正常的130厚板,桁架钢筋的总高度约为68mm,预制混凝土面与桁架上部钢筋之间的净距仅31mm,而单根穿线管的直径就达到25mm,加上施工时的误差和叠合面需进行不小于6mm的粗糙面处理,现场穿线管施工非常困难,不利于现场设备管线的埋管穿线施工,也不利于整个叠合板质量的控制;而且桁架钢筋的用钢量很大,造成整体的工程造价较高,不利于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同时,桁架钢筋的制作复杂,腹杆钢筋需预先弯折后再与弦杆钢筋焊接,需使用专用设备加工生产,操作麻烦。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制造麻烦和造价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便和造价较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底板内设有之型折板;所述之型折板的上部位于预制底板的上方。
前述的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中,所述预制底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预制混凝土层内设有预制底板内部钢筋层,之型折板与预制底板内部钢筋层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相连。
前述的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中,所述之型折板包括立板,立板上方设有一组截面为梯形结构的竖直连接板,相邻的竖直连接板之间设有凹槽,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安装板,且两侧的水平安装板之间为相互交替分布。
前述的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中,所述竖直连接板上还设有吊装孔。
前述的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中,所述水平安装板截面为矩形结构。
前述的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中,所述水平安装板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
前述的由之型折板连接的预制板中,之型折板的上端还设有加强翼缘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预制底板和预埋在预制底板内的之型折板组成,以此来取代传统的桁架钢筋结构,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用钢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将之型折板预埋进预制底板内之后,与预制底板内部钢筋层焊接成一体,不仅操作制造方便,而且还增强了预制板的整体刚度,使得预制底板在运输和吊装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同时,之型折板上的竖直连接板一部分在预制底板内,一部分在预制底板上方,用于与现浇混凝土相混合,能够有效增强叠合面的抗剪承载力;之型折板上相邻竖直连接板之间设有凹槽,可以作为穿线管施工的通道,从而可以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确保施工质量。
在水平安装板的下方放置混凝土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由于水平安装板和混凝土垫块的接触面较大,使得混凝土垫块受力均匀,不易被压碎,有利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之型折板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可分散布置,可局部布置,在跨中弯矩较大处和支座剪力较大处可加密布置,可根据设计和需要灵活布置,既能保证强度,又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之型折板的竖直连接板上开设吊装孔,无需再预埋吊环,减少了工序,进一步节约了造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便和造价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预制板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之型折板的结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8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尾气收集快速切换装置
- 下一篇:车载毫米波雷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