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鼻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7965.X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凤婷 |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压疮鼻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压疮鼻贴,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依次包括离型层、粘贴层以及背衬层,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离型层一侧还设有鼻垫,所述鼻垫依次包括压力缓冲层、硅凝胶层以及透气层,所述硅凝胶层具备透气功能。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鼻贴的基础上,通过在与病人鼻粘膜接触的部位,即常见压疮发生的位置,添加缓冲压力的材料,从而达到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压疮发生概率的目的,同时由于增加了局部设置,护士在粘贴时也会关注局部粘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压疮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压疮鼻贴。
背景技术
鼻胃管在临床使用广泛,是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而鼻胃管引起的压力性损伤占到机械性压力性损伤的40%。临床上胃管固定主要依靠胶布粘贴,由于胃管与鼻粘膜接触处无任何保护措施,而且位置隐匿,很难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注意和重视,因此常发生压疮。临床上,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影响面部容貌美观,也增加了医患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压疮鼻贴,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依次包括离型层、粘贴层以及背衬层,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离型层一侧还设有鼻垫,所述鼻垫依次包括压力缓冲层、硅凝胶层以及透气层,所述硅凝胶层具备透气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鼻垫为侧面L形结构,所述鼻垫两边紧贴鼻部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硅凝胶层为条状格栅形,透气间隙大的同时保护接触处的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为聚氨酯薄膜层、聚乙烯薄膜层、聚酰胺薄膜层或者全棉织物层。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为格拉辛离型纸层、PE层、PP层或者PET层。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侧翼开有间隙,避免应力的集中和离型层的褶皱,从而使鼻贴更好地贴合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在长度延伸方向设有断口,将离型层分成两部分,所述离型层的两部分在交接处位置相互叠加,便于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并列的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和第二固定脚一端连接,另一端分离,便于交叉缠绕胶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鼻贴的基础上,通过在与病人鼻粘膜接触的部位,即常见压疮发生的位置,添加缓冲压力的材料,从而达到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压疮发生概率的目的,同时由于增加了局部设置,护士在粘贴时也会关注局部粘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压疮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离型层,2-压力缓冲层,3-硅凝胶层,4-透气层,5-背衬层,6-粘贴层,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压疮鼻贴,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依次包括离型层1、粘贴层6以及背衬层5,第一固定部的离型层1一侧还设有鼻垫,如图2所示,鼻垫依次包括压力缓冲层2、硅凝胶层3以及透气层4,硅凝胶层3具备透气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同仁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7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畜牧业防疫饲养架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生产用的快速钻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