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7055.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卢培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达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6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胎 打孔 清除 装置 | ||
一种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涉及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滑动连接在生产线的两侧,所述箱体朝向打孔机的一侧开有窗口,在所述窗口的下侧边处安装有长条状的刷子,所述刷子高度与打孔机的转轴高度相同。本新型在收集箱的门口处安装刷头装置,辅助打孔刀将胶豆清除,简单方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的内胎在生产线上输送生产时,通常需要经过挤出-喷内层隔离剂-冷却-吹干-打孔-贴咀-喷外层隔离剂等等,在内胎为气门咀打孔时,通常使用打孔机打孔,打孔后切除的胶豆在打孔机旋转时直接吹到收集箱内,但是由于内胎的温度还没有完全冷却,橡胶材质又具有一定的粘连性,因此在胶豆被吹时经常会粘在打孔刀的刀头上吹不下来,导致在下一次打孔时胶豆被摁在内胎上,容易使内胎报废,经实际生产线统计,因胶豆吹不掉导致打孔报废内胎的报废率高达20%,因此急需研发一种既简单方便又能将打孔刀上的胶豆清除干净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在收集箱的门口处安装刷头装置,辅助打孔刀将胶豆清除,简单方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滑动连接在生产线的两侧,所述箱体朝向打孔机的一侧开有窗口,在所述窗口的下侧边处安装有长条状的刷子,所述刷子高度与打孔机的转轴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刷子转动连接,转动方向为:所述刷子的最上端的线速度朝向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刷子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刷子的端部位置并且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啮合转动连接。电机能带动刷子转动连接,当打孔机打孔后,胶豆卡在打孔刀内转动至刷子处时,打孔刀内吹气将胶豆吹出,刷子刷过打孔刀上的胶豆将其扫下来,并且随着打孔机上的吹起被吹至箱体内收集,滚动的刷子能使胶豆被清扫时具有向箱体内流动的初始方向,确保胶豆不会落到下方输送线上的内胎上。
优选的,在所述窗口处安装有喇叭状的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箱体内,并且喇叭状的开口由所述窗口出朝向箱体内口径逐渐变小。当打孔机在转动到刷子处吹胶豆时,由于风力太大,会导致收集箱内收集的胶豆乱飞飞出窗口落到输送线上,而收集口作为进入的通道,当胶豆通过收集口进入箱体内后,打孔机吹出的风在收集口中起到缓流的作用,因此对收集的胶豆产生的影响极小,不会导致胶豆乱飞。
优选的,在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滑动轴承,在生产线的两侧安装均有滑杆,所述滑动轴承套在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箱体的滑动连接使得胶豆的收集与清理更加方便,同时还能微调节钢丝刷与打孔机的距离,适应不同的内胎厚度的打孔需求。
优选的,所述刷子为钢丝刷。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在箱体的窗口处安装刷子,能将吹不掉的胶豆从打孔机上清除后,再借助打孔机的吹力将胶豆吹至箱体内,同时刷子为转动安装,进一步确保胶豆的清扫力度;在窗口内安装收集口,对风力起到缓流的作用,既保证微小的胶豆能吹进箱体内,又能保证箱体内的胶豆不会飞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胎打孔的胶豆清除装置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达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达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7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胎隔离剂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