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5554.7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韦凤;苏锦绣;农桂旋;饶丹凤;梁秉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M1/00;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行器,涉及康复住行领域,包括助行器本体,助行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药瓶支撑杆。药瓶支撑杆包括固定管、伸缩杆、固定件、药瓶挂钩;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固定管固定连接,固定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固定管内可滑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药瓶挂钩。固定管的上端还设置有伸缩杆锁紧装置。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仅需要两把扳手即可完成改造。药瓶支撑杆设置成可以升降的结构,而且收缩后的高度低于U形压垫,不会影响患者使用。此外,新增活动挂架,可以通过扳手松动后调整其高度,适应不同的引流袋高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住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种为腿脚不便或者刚刚做完手术腿部无法使力的患者使用的临时支撑代步工具,现有的助行器总体分两种,一种是有轮的一种是无轮的,有轮式是通过四根立柱支撑一个U形压垫,四根立柱的下面固定设置有轮子,患者可以双臂放在U形压垫上利用上肢的悬挂力使得腿部受力减小从而可以推着慢慢移动,进而达到逐步锻炼腿部肌肉或者逐渐恢复的作用。现有的助行器是没有输液时让药液瓶位于高处的支撑物,通常刚做完手术的患者都需要输液,因此只能让一个护理人员高举着药液瓶跟着患者很不方便。此外,部分患者有引流手术需要挂着引流袋,助行器内部空间比较小,引流袋挂在患者腰间很容易与助行器的立柱碰撞,有可能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助行器本体设置有四根立柱,立柱上面固定设置有U形压垫,立柱下固定设置有轮子,所述助行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药瓶支撑杆;
所述药瓶支撑杆包括固定管、伸缩杆、固定件、药瓶挂钩;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至少设置有两个;
所述固定管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药瓶挂钩;
所述固定管的上端还设置有伸缩杆锁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助行器本体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活动挂架;
所述活动挂架包括挂架抱箍、套管、转销以及挂弧;所述挂架抱箍采用螺栓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上,挂架抱箍上焊接固定有所述套管,套管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转销,转销呈L形结构,其上焊接设置有所述挂弧;所述挂弧呈半圆弧结构,其开口朝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舌板、抱箍、固定螺栓;
所述固定舌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管焊接,且二者相互垂直;
所述固定舌板上开设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抱箍绕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固定舌板的另一端被所述抱箍的开口卡在中间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的顶部与所述U形压垫的底部平齐。
优选地,所述抱箍与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还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所述挂架抱箍与所述第二立柱上也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药瓶支撑杆采用铝合金管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助行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仅需要两把扳手即可完成改造。药瓶支撑杆设置成可以升降的结构,而且收缩后的高度低于U形压垫,不会影响患者使用。此外,新增活动挂架,可以通过扳手松动后调整其高度,适应不同的引流袋高度。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5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