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致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5470.3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7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金城秀一;白井寛;上松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H02K5/04;H02K11/20;H02K5/16;H02K5/173;F16H57/02;F16H57/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座间市相武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致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盖体的装配中抑制环状密封构件从盖体脱落,装配作业性优异的电动致动器。所述电动致动器包括:马达,具有转子及在径向与转子相向的定子,所述转子具有沿着中心轴延伸的马达主轴;马达壳体,收容马达;以及减速机构,连结于马达主轴的轴向其中一侧。马达壳体具有壳体筒部及盖体。盖体具有顶板部、外侧筒部、内侧筒部、环状槽部及环状密封构件。外侧筒部的轴向长度大于内侧筒部的轴向长度。环状密封构件的内径在将环状密封构件从盖体卸除的状态下小于内侧筒部的外径。环状密封构件以与内侧筒部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收容于环状槽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在壳体内安置有控制基板的马达中确保收容控制基板的壳体部分的防水性,而在壳体的对接面配置密封构件(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4713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两个壳体零件隔着密封构件固定时,密封构件会从壳体零件脱落,或密封构件的位置偏移,因此装配作业烦杂。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包括:马达,具有转子及在径向与所述转子相向的定子,所述转子具有沿着中心轴延伸的马达主轴;马达壳体,收容所述马达;以及减速机构,连结于所述马达主轴的轴向其中一侧。所述马达壳体具有:壳体筒部,收容所述定子,且在轴向另一侧具有开口部;以及盖体,覆盖所述壳体筒部的所述开口部。所述盖体具有:顶板部,覆盖所述壳体筒部的开口部;外侧筒部,从所述顶板部的外周缘沿轴向延伸,且将所述壳体筒部从径向外侧包围;内侧筒部,位于所述外侧筒部的径向内侧,且从所述顶板部向轴向其中一侧延伸;环状槽部,以所述外侧筒部及所述内侧筒部作为侧壁;以及环状密封构件,收容于所述环状槽部,且将所述壳体周壁部的开口部密封。所述外侧筒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内侧筒部的轴向长度,所述环状密封构件的内径在将所述环状密封构件从所述盖体卸除的状态下小于所述内侧筒部的外径。所述环状密封构件以与所述内侧筒部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收容于所述环状槽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在盖体的装配中抑制环状密封构件从盖体脱落,提供一种装配作业性优异的电动致动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盖体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4为卸除了环状密封构件的状态的盖体的截面图。
图5为安装着环状密封构件的状态的盖体的截面图。
图6为表示盖体的安装部分的电动致动器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动致动器
11:壳体
12:马达壳体
12a:壳体筒部
12b:壁部
12c:盖体
18:螺杆
20:马达
21:马达主轴
23:定子
30:减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5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粉碎压药片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透气性医药贴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