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道拱涵升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5250.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杰;李修文;金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丘市金通路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管道 升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管道拱涵升级结构,属于涵洞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管涵底部固定机构,管涵底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拱涵底座,拱涵底座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拱涵侧壁,拱涵底座上端面插接有定位底座,定位底座上设置有圆管,圆管上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插接于管涵底部固定机构上端面的加强型钢板,支撑机构上方覆盖有路面机构,所述路面机构包括装配式路面板。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不彻底拆除原位拱涵全部结构的情况下将拱涵升级为圆管涵,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道拱涵升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现有的老城区排水管均采用雨污合流管,公路下面采用拱涵结构,包括拱涵底座110,拱涵底座11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拱涵侧壁120,拱涵侧壁12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拱涵顶板130,拱涵顶板130上覆盖有路面。对雨污合流管进行改造时须进行雨污分流,一般做法是作废合流管,新建雨水管和污水管,在施工时需要彻底拆除原位拱涵的全部结构,并在其上部施工新管涵。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施工时拆除原位拱涵的全部结构,并在其上部施工新管涵会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管道拱涵升级结构。在不彻底拆除原位拱涵全部结构的情况下将拱涵升级为圆管涵,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管道拱涵升级结构,包括管涵底部固定机构,所述管涵底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拱涵底座,所述拱涵底座上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拱涵侧壁,所述拱涵底座上端面插接有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上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底部通过混凝土浇筑于管涵底部固定机构内,所述圆管上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插接于管涵底部固定机构上端面的加强型钢板,所述支撑机构上方覆盖有路面机构,所述路面机构包括装配式路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圆管底部通过定位底座确定圆管位置,然后通过混凝土将圆管底部固定连接于管涵底部固定机构内,从而将圆管底部进行固定,加强型钢板可以减少圆管所受压力,从而延长圆管使用寿命,装配式路面板方便安装从而提供一个平稳的路面,不影响行人车辆经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拱涵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浇注板,所述浇注板包括固定连接于拱涵侧壁两端的第一支撑板和固定连接于拱涵侧壁上端面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浇筑口和排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限制混凝土的浇筑范围,减少混凝土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加强型钢板两端插接于第二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凹槽将加强型钢板连接于第二支撑板上,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型钢板为弧形,所述加强型钢板抵触于圆管,所述加强型钢板为多根工字钢固定连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设计可以有效增强支撑强度,增加加强型钢板的抗弯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丘市金通路桥有限公司,未经章丘市金通路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5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