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4849.2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杨涛;李建华;肖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曾昭毅;张利杰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入耳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麦克风、喇叭、电路板以及耳塞;所述壳体内定义有一个收容腔;所述麦克风、所述喇叭、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凸设有导音部,所述导音部内形成有传音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导音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传音孔与所述收容腔的出音孔;所述耳塞与所述导音部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耳塞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所述传音孔相通,所述出音口、所述传音孔和所述出音孔共同形成传声通道;所述传声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传声通道的侧壁的内外表面,所述麦克风靠近所述出音孔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泄压降噪的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与电子设备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用以聆听音乐的设备。按照佩戴方式,耳机可分为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以及头戴式等类型。其中,入耳式以及头戴式具有较好的音质效果。入耳式耳机将出音端更深入地置入使用者的外耳内,并利用硅胶耳塞的弹性变形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外耳轮廓。这种耳机利用硅胶耳塞来密封使用者的外耳,以隔绝外界声音而提升音质。然而,由于入耳式耳机具有气密特性,当使用者将耳机塞入外耳时,使用者的耳膜与耳机之间的空气会受到压缩,导致耳膜有很重的压力感而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同时,耳机内的振膜也会因气体压力而发生变形甚至塌陷,导致音质降低,严重影响听觉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入耳式耳机佩戴不舒适以及音质不佳的技术问题。
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麦克风、喇叭、电路板以及耳塞;所述壳体内定义有一个收容腔;所述麦克风、所述喇叭、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凸设有导音部,所述导音部内形成有传音孔;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导音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传音孔与所述收容腔的出音孔;所述耳塞与所述导音部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耳塞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所述传音孔相通,所述出音口、所述传音孔和所述出音孔共同形成传声通道;所述传声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传声通道的侧壁的内外表面,所述麦克风靠近所述出音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对准所述出音孔。
优选地,所述耳塞包括耳垫和耳套,所述耳套的一端与所述导音部连接,所述耳套的另一端与所述耳垫连接,所述出音口贯穿所述耳套的两端从而与所述传音孔相通,所述耳垫围绕所述耳套的外壁设置呈中空状,所述耳垫的一端与所述耳套连接,另一端悬空。
优选地,所述通孔穿透设置于所述耳套上。
优选地,所述耳垫覆盖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耳垫和所述耳套均由软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耳垫由软胶材料制成;所述耳套由硬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耳套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耳垫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层表面,所述通孔穿过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设置。
优选地,所述耳垫和所述耳套的第一层均由软胶材料制成;所述耳套的第二层由硬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导音部上。
上述入耳式耳机,由于通孔的存在,在佩戴过程中喇叭与佩戴者的耳膜之间的空气通过通孔泄露至外部,可降低耳膜因为空气挤压而感到不适,同时麦克风可对经过通孔进入的外部噪音执行降噪功能,进而可提高耳机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入耳式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4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音响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脉冲计数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