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2905.9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2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华;周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6;A24F40/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曹军 |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组件 雾化器 气溶胶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主体和设于所述雾化主体内的加热结构,所述雾化主体上设有毛细部,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相互接触的加热件和吸液件,所述毛细部用于烟液从所述毛细部下方流入所述毛细部,并在所述毛细部中上升以被所述吸液件吸收。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能够防止烟液泄漏至外界,此外,还可以防止冷凝烟液以及未被吸液件锁住的烟液在抽吸作用下被用户吸入口中,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雾化组件的雾化器及采用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采用该雾化组件的雾化器及采用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溶胶发生装置已经成为市场上一种比较成熟的吸烟替代品,其通过电池装置对雾化器中的雾化组件进行供电,使雾化组件在电驱动下加热烟液产生烟雾,以供用户吸食。
雾化器在较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烟雾冷却液化产生的冷凝烟液以及未被吸液件锁住的烟液能够因自身重力滴落至雾化器底部,并可通过进气孔泄漏 至外界;此外,用户抽吸时,冷凝烟液以及未被吸液件锁住的烟液还能够在抽吸作用下被用户吸入口中,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雾化组件、采用该雾化组件的雾化器及采用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主体和设于所述雾化主体内的加热结构,所述雾化主体上设有毛细部,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相互接触的加热件和吸液件,所述毛细部用于烟液从所述毛细部下方流入所述毛细部,并在所述毛细部中上升以被所述吸液件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件和所述雾化主体的内腔壁抵持,所述吸液件设置于所述雾化主体和所述加热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毛细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部的开设数量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所述毛细部围绕所述雾化主体的内腔壁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部为毛细孔,所述毛细孔的孔壁围合而成的空间为毛细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主体的内腔壁上还凸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吸液件的安装部,每一个所述毛细部贯通所述安装部的上下两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主体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中的内壳,所述毛细部开设于所述内壳的内腔壁上,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内腔壁上,所述内壳套设在所述吸液件外,以限定所述加热结构的径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邻近所述外壳的下端开设,所述内壳上开设有和所述进液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邻近所述内壳的下端开设。
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为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电池装置以及与所述电池装置电性连接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为如上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采用该雾化组件的雾化器及采用该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主体上设有毛细部,加热结构包括加热件和吸液件,当冷凝烟液和未被吸液件锁住的烟液因自身重力滴落至雾化主体底部,烟液能够从毛细部下方流入毛细部,并在毛细部中上升以被吸液件吸收,以防止烟液泄漏至外界,此外,还可以防止冷凝烟液以及未被吸液件锁住的烟液在抽吸作用下被用户吸入口中,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储液组件和雾化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2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