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于氢气排放和溶液输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12015.8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6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15/00;C25B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氯酸 发生器 用于 氢气 排放 溶液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中电解槽后的一个用来排放氢气,输送次氯酸钠溶液的装置,目的是使氢气的稀释排放过程更可靠,溶液输送方式的成本更低,装置中包括储罐(1),气液混合体入口(2),出液管路(3),排气管路(4),排放空间(5)和一个受液位控制的排气阀(7),当出液管路(3)出口(8)处压力可靠的高于大气压力时,更高压力的气液混合体使储罐(1)处于正压状态,在排气阀(7)打开时罐内正压的氢气经排气管路(4)排入有足够空气流量和流速的排放空间(5),并在其中快速的稀释成无害的低浓度混合气体后安全排放,储罐(1)和出口(8)的压差使装置无需专用的投加泵,只通过出液管路(3)就可以将溶液低成本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槽后的用来排放氢气,输送次氯酸钠溶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低浓度的盐水在其电解槽中产生次氯酸钠溶液,电解时会伴有一定量的氢气产生,它们以气液混合体的状态从电解槽中排出,需要后面有装置将氢气和次氯酸钠溶液分离开,将有燃爆可能的氢气安全稀释和排放,并确保在过程中混合气体中的氢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还要将分离出来的次氯酸钠溶液输送至需要的位置,比如存放次氯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或需要处理的水体中。
在现有的次氯酸钠发生器中,这一部分功能是由三个主要设备组成的装置来完成的,这三个主要设备是:一个常压容器、一台风机、一台投加泵,它们和其它的管路、电路组成了这一装置。电解槽排出的氢气和次氯酸钠溶液混合体经由管路排入常压容器,氢气逸出后聚集在容器的上部空间,次氯酸钠溶液则处于容器的下部。有两种稀释和排出氢气的结构,第一种:常压容器为密封结构,风机出风口连接于容器的上部,吹入的空气将氢气稀释成氢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外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通过一个连接于容器上部的风管排放到安全空间。第二种:常压容器有和外部空间相通的开口,风机进风口连接于容器的上部,风机运转时将外部空气由开口吸入和容器上部的氢气混合,形成氢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外的混合气体,风机将该混合气体吹入一个连接于风机出风口的风管排放到安全空间。这两种氢气稀释排放结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氢气的逸出过程及空气和氢气的混合过程都是在常压容器的上部空间进行的,氢气逸出的位置和量并不确定,常压容器内液面的变化加强了这种不确定,而混入的空气气流在上部空间的各个位置的流量和流速也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的混合过程使得容器的上部空间存在局部氢气未得到及时有效稀释的可能,局部的混合气体中氢浓度有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能,配合一定的点燃条件容器中局部的混合气体有燃爆的可能,在实际应用中曾出现过常压容器内氢气燃爆导致容器破坏溶液外流的事故。另外现有技术的装置中是用一台投加泵通过管路将容器中的次氯酸钠溶液吸出并输送到需要的位置,这种溶液的输送方式是可靠的,但也因为使用了专用的投加泵使得装置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中用于氢气排放和溶液输送的装置,它能确保氢气和空气的混合过程是安全可靠的,混合气体没有局部氢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内的可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装置能够同样完成输送次氯酸钠溶液功能的情况下,使装置的成本和现有技术相比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2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板车折叠后叉
- 下一篇:一种浓硝酸尾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