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1257.5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5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邱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新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万利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串联 调压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包括与基准电压端连接的电位器;与所述电位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与所述信号发生器连接信号隔离器;与所述信号隔离器连接的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的第一电压跟随器;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连接的第一调压端;与所述信号隔离器连接的第二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第二电压跟随器;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连接的第二调压端;通过调节副边的电位器,可以使信号发生器输出特定的占空比波形的信号,然后该信号通过信号隔离器进行处理,再通过两个滤波器将交流滤波成直流,最后通过各个滤波器对应的跟随器,连接到对应的调压端;从而实现动态同步实时电压调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模块在应用时,当单模块输出电压不够高,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可以通过输出串联的方式来抬高输出电压,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串联应用时,实现输出电压调节往往比较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用以实现方便、快捷地调节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包括与基准电压端连接的电位器;与所述电位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器;与所述信号发生器连接信号隔离器;与所述信号隔离器连接的第一滤波器;与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的第一电压跟随器;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连接的第一调压端;与所述信号隔离器连接的第二滤波器;与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的第二电压跟随器;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连接的第二调压端。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隔离器为信号隔离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高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浮地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浮地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接地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浮地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的供电电压端与第一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波器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低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浮地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浮地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正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接地端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的浮地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的供电电压端与第二电源连接。
本申请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副边的电位器,可以使信号发生器输出特定的占空比波形的信号,然后该信号通过信号隔离器进行处理,再通过两个滤波器将交流滤波成直流,最后通过各个滤波器对应的跟随器,连接到对应的调压端;从而实现动态同步实时电压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出串联调压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新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新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1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