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心病术后护理病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0842.3 | 申请日: | 202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顾磊;陈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磊 |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病 术后 护理 病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先心病术后护理病床,通过对现有部分病床进行简单的结构改进,使之能够快速平稳将患儿置于半卧位和膝胸卧位,从而提高术后护理工作效率,达到避免患儿劳累,使患儿及早得到治愈的目的,它包括与床板的后部连接的活动床板I,活动床板I的侧面设置手柄,活动床板I上翻之后能够形成用于设置轴I的空间,在轴I上套设滑套,滑套的外周边固定设置V形弹性支架I。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于护理的床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先心病术后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先心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较高,除部分能够自然愈合外,多数需要手术治疗,而术后的护理对于先心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先心病术后护理过程中,因为患儿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容易引发肺炎、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出现缺氧、呼吸窘迫、心力衰竭等情形,相对应需要在护理时将患儿置于不同体位,如将患儿置于半卧位,能够减少内脏对膈肌的压力,增加肺的容量,避免缺氧造成呼吸困难,但是,目前很多病床结构较为简单,对于例述体位需要将患儿抬高之后放置垫支物,很多病床甚至达不到婴儿床和婴儿椅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心病术后护理病床,通过对现有部分病床进行简单的结构改进,使之能够快速平稳将患儿置于半卧位和膝胸卧位,从而提高术后护理工作效率,达到避免患儿劳累,使患儿及早得到治愈的目的。
技术方案:一种先心病术后护理病床,其特征是:它包括与床板的后部连接的活动床板I,所述活动床板I的侧面设置手柄,所述活动床板I上翻之后能够形成用于设置轴I的空间,在所述轴I上套设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周边固定设置V形弹性支架I。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与床板的前部连接的活动床板II,该活动床板II通过滑套活动设置在轴II上,所述活动床板II的底部设置支杆;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设置U形支架,穿过所述U形支架设置定位板和双旋向的螺杆,所述螺杆与螺套旋合,所述螺套通过连杆与所述定位板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上面固定设置顶杆;所述U形支架的后侧面固定设置V形弹性支架II,所述V形弹性支架II的上部具有U形槽和V形槽,所述U形槽能够与所述支杆配合,所述V形槽能够与顶杆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床板I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轴I的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螺套为套设在所述螺杆的不同旋向螺纹上的一对螺套,当所述手轮转动,所述螺套能够相向移动或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床板I与所述床板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部分病床进行简单的结构改进,能够快速平稳将患儿置于半卧位和膝胸卧位,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术后护理工作效率,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该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是该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A面剖视图;
附图4是该实用新型的V形弹性支架II的示意图;
附图5是该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附图6是该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板;2、活动床板I;3、V形弹性支架I;4、活动床板II;5、U形支架;6、V形弹性支架II;7、轴I;8、固定轴;9、弧形槽;10、滑套;11、手柄;12、轴II;13、支杆;14、顶杆;15、U形槽;16、V形槽;17、螺杆;18、手轮;19、螺套;20、连杆;21、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磊,未经顾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0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子实验教学用可调式电阻器
 - 下一篇:一种户外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