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钢机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9942.4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3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B21B39/02;B21B38/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拉钢机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拉钢机限位装置,包括由减速机带动转动的蜗杆和与蜗杆配合使用的涡轮,所述涡轮通过连杆带动凸轮机构同步转动,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和固定在凸轮上由两个缺口圆环叠放在一起的凸块,两个所述缺口圆环可调整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缺口位置且缺口圆环为金属材质制成,位于凸轮机构一侧、与所述凸块平行且在感应距离内的位置上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拉钢机的控制器连接,通过调节本实用新型凸块中的两个缺口圆环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有无缺口及缺口位置,使拉钢机在预定的位置停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技术,尤其是一种新型拉钢机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企业有许多来回往复运动的设备,如炼钢、轧钢厂的拉钢机,需要把钢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然后再返回到初始位置。当拉钢机运行时,需要对拉钢机运行的两端位置进行检测控制,有时也需要根据需求在拉钢机运行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测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拉钢机限位装置,可对拉钢机运行的多个位置和两端进行控制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拉钢机限位装置,包括由减速机带动转动的蜗杆和与蜗杆配合使用的涡轮,所述涡轮通过连杆带动凸轮机构同步转动,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和固定在凸轮上由两个缺口圆环叠放在一起的凸块,两个所述缺口圆环可调整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缺口位置且缺口圆环为金属材质制成,位于凸轮机构一侧、与所述凸块平行且在感应距离内的位置上固定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拉钢机的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减速机传动轴的一端通过榫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轮上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凸块且每一个凸块对应设置有一个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个接近开关并联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当需要在两端位置进行检测控制时,调整一个凸块中的两个缺口圆环露出缺口进而调节缺口位置,调整其余凸块的两个缺口圆环的相对位置使之不露出缺口,在拉钢机运行的过程中,确保在接近两端位置时缺口朝向接近开关且在接近开关的感应距离内,连接控制器的接近开关接收信号,当钢板到达拉钢机的端部时,控制器控制拉钢机停止运行。多个接近开关并联连接,可作为备用,当需要在多个预定位置停止时,通过调节凸块上的缺口圆环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有无缺口及缺口位置可以用来标定拉钢机运行过程中的多个停止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蜗杆,2、涡轮,3、连杆,4、凸轮,5、凸块,6、接近开关,7、减速机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拉钢机限位装置,包括蜗杆1,所述蜗杆1的一端与减速机传动轴7的一端榫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传动轴7带动蜗杆1转动进而带动与蜗杆1配合使用的涡轮2转动,所述涡轮2通过连杆3与凸轮机构连接,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4和固定在凸轮4上由两个金属制成的缺口圆环叠放在一起的多个凸块5,两个所述缺口圆环可调整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缺口位置,与所述多个凸块5平行且在感应距离内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多个接近开关6,所述多个接近开关6并联连接且与拉钢机的控制器连接。
当拉钢机运行时,所述减速机传动轴7带动蜗杆1转动进而带动涡轮2转动,涡轮2通过连杆3带动凸轮4转动,同时带动凸轮4上的凸块5进行旋转。当需要在两端位置进行检测控制时,调整一个凸块4中的两个缺口圆环露出缺口进而调节缺口位置,调整其余凸块4的两个缺口圆环的相对位置使之不露出缺口,在拉钢机运行的过程中,确保在接近两端位置时缺口朝向接近开关6且在接近开关6的感应距离内,连接控制器的接近开关6接收信号,当钢板到达拉钢机的端部时,控制器控制拉钢机停止运行。多个接近开关6并联连接,可作为备用,当需要在多个预定位置停止时,通过调节凸块5上的缺口圆环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有无缺口及缺口位置可以用来标定拉钢机运行过程中的多个停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9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型材
- 下一篇:一种预制楼梯吊装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