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头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7755.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莳备;祝愉峰;韦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头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头防水结构,包括从桩基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桩头防水部、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桩头防水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止水层和桩头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桩外周防水层、加强层、密封层和防水覆盖层,所述第二防水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桩外周防水层和防水覆盖层;所述桩外周防水层一体连接,所述密封层与第二防水部的桩外周防水层密封连接,所述防水覆盖层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非渗油蠕变橡胶防水涂料的永久蠕变性,解决因结构应力变化而导致的渗漏问题;省去涂料分层涂刷、卷材桩顶上翻等工序,施工简便;无明水即可施工,减少了不利天气对工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桩头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建设出现底板渗水的情况很多,其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桩头的防水处理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桩头防水处理的难点在于:1、因为桩头与底板不是同时浇筑,在桩头周边、桩顶与混凝土底板相接部位会而成施工缝;2、垫层混凝土收缩与桩头产生缝隙;3、桩头周围的垫层因为下面土壤的密实度不同等原因而成不均匀的沉降产生裂缝。
当前的桩头防水采用止水条、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桩头的防水处理。
具体过程如下:
1)在桩顶表面、暴露的桩身及周圈不少于150mm范围,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2)在桩顶表面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用扎丝固定;
3)在桩周围的垫层大面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
4)在桩周围的垫层铺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将卷材上翻至桩顶面,采用热熔法用沥青油膏封面,桩头阴阳角部位附加一道防水层。
当前的防水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桩头周围的垫层与桩产生相对沉降,容易而成漏水点;
2)卷材上翻,沥青油膏封面,来弥补桩头周边、桩顶与混凝土底板相接部位而成的施工缝,施工麻烦;
3)聚氨酯防水涂料对防水基面要求高,防水基面含水率大于9%时,严禁防水施工,工期受天气影响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头防水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桩头防水结构,包括从桩基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桩头防水部、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桩头防水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止水层和桩头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桩外周防水层、加强层、密封层和防水覆盖层,所述第二防水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桩外周防水层和防水覆盖层;所述第一防水部的桩外周防水层与第二防水部的桩外周防水层一体连接,所述第一防水部的密封层与第二防水部的桩外周防水层在第一防水部与第二防水部的交接处通过楔形的防水密封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防水部的防水覆盖层与第二防水部的防水覆盖层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层为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桩头防水层由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两次涂覆而成,所述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覆在桩头的侧面、顶面和桩基外周延伸的混凝土垫层上,所述桩头防水部延伸到桩基外周150-250mm处。
进一步的,所述桩外周防水层由非渗油蠕变橡胶防水涂料涂覆而成,所述密封层和防水密封条由非渗油蠕变橡胶防水涂料涂覆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桩外周防水层的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覆盖层由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裁切搭接而成,所述加强层由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裁切搭接而成,所述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厚度为0.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7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小孔镗刀
- 下一篇:一种自制多功能冲洗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