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轨检测系统及巡检工程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552.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宋璟波;何卓亚;何德鲁;焦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宏志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检测 系统 巡检 工程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座式单轨巡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触轨检测系统,能够自行采集接触轨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获得接触轨安装位置和磨损程度信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巡检工程车,工程车可以在跨座式单轨轨道上行进,并能够通过搭载的接触轨检测系统实时、准确地获取接触轨的安装位置及磨损程度信息,取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标准统一,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座式单轨巡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跨座式单轨的接触轨检测系统及巡检工程车。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支持、稳定和导向,车体釆用橡胶轮胎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制式,在重庆已广泛使用。跨座式单轨的特点是适应性强、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单轨制式能更好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跨座式单轨的高架桥桥墩宽度平均不到2米,与其他高架轨道交通相比,桥墩占地宽度节省近一半,在城市道路中央或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就可以立柱,占地小、遮挡少、选线灵活,对现有城市道路的交通干扰很轻微。
跨座式单轨列车运行在混凝土制轨道梁上。轨道梁底面固定在轨道地基上,上表面为走行面,供单轨列车的走行轮运行,侧面为稳定面和导行面。单轨列车的转向轮和稳定轮从轨道梁两侧夹紧轨道梁,将列车稳定在单轨轨道梁上,并控制列车沿轨道梁的方向进行转向。接触轨是将电能传输到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电力牵引车辆上的装置。在跨座式单轨的轨道梁的两侧安装有接触轨,每侧一根。接触轨系统主要由钢铝复合轨(包括铝轨本体和不锈钢带)、膨胀接头、端部弯头等相关部件及绝缘支撑装置组成,为电力机车组提供电能。电力的输送是通过电客车集电靴与复合轨的接触来实现的。根据集电靴从接触轨的取流方式不同,接触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上接触、下接触、侧接触三种方式。跨座式单轨的安装方式为侧接触。
接触轨的安装位置以及表面磨损程度检测是跨座式单轨轨道检修、维护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单轨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定时对接触轨的安装位置及磨损程度进行检测。目前,针对跨座式单轨轨道上接触轨的检修主要还是靠人工巡检来完成,但是人工巡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并且检测准确性严重依赖巡检人员个人经验,检测标准无法统一,因此人工巡检无法对接触轨进行规则化、系统性、高效率检测,此外人工巡检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不能满足接触轨的检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轨检测系统,能够自行采集接触轨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获得接触轨安装位置和磨损程度信息,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巡检工程车,工程车可以在跨座式单轨轨道上行进,并能够通过搭载的接触轨检测系统实时、准确地获取接触轨的安装位置及磨损程度信息,取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标准统一,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系统主机和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轨道梁和接触轨图像信息,所述检测系统主机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接触轨的安装位置信息和磨损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和第二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第一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图像信息用于所述检测系统主机获取所述安装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图像信息用于所述检测系统主机获取所述磨损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轨信息采集装置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设置面阵相机和一字线型激光器,所述外壳壳体上设有视窗,所述一字线型激光器通过所述视窗将激光投射至轨道表面,所述面阵相机通过所述视窗采集投射至轨道表面的激光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面阵相机和一字线型激光器的轴线之间成夹角,所述夹角为23°~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造铜瓦
- 下一篇:一种危重患者用人工气道固定防压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