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位移测量装置、电梯滑移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4438.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啸振;陈诗滢;陈家焱;吴琳琳;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测量 装置 电梯 滑移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角位移测量装置、电梯滑移检测系统,所述装置包括:测速轮、光电编码器、固定装置、联轴器;所述测速轮与所述光电编码器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测速轮与待测物接触,所述待测物转动带动所述测速轮转动,以带动所述光电编码器的轴转动,所述光电编码器获取所述待测物的角位移;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测速轮与所述光电编码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轻便,机械自由度高,通过外接光电编码器的方法,不会对待测物本身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位移测量装置、电梯滑移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滑移是在曳引式电梯中钢丝绳表现出的固有特性,其本质是在张力差作用下的弹性体伸长差异;打滑是由于钢丝绳和绳槽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产生的一种失效现象,可以消除和避免。
既然钢丝绳滑移是系统的固有特性无法消除,那么对滑移量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对钢丝绳的滑移量进行测量和监控,一旦发现其与原始滑移量有较大的出入,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系统的曳引条件已经产生了变化。
因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技术规范均未对在用电梯曳引轮磨损状况、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滑移状态提出明确的定量检测方法。如何科学判断曳引轮是否失效,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定量滑移,是实现科学判断曳引轮失效的有效解决之道。
现有的测量电梯曳引轮与钢丝绳滑移量大多采用人为标定再肉眼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耗时耗力,并且带有主观判断,无法保证测量的精确度。
另外也有方案是通过将光电编码器直接安装在曳引轮和钢丝绳上来测得两者的滑移量这种技术的缺点是钢丝绳的表面粗糙,磨损量大,通过光电编码器与钢丝绳的直接接触来得到钢丝绳的滑移量,不利于长时间、全天候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位移测量装置、电梯滑移检测系统,已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角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测速轮、光电编码器、固定装置、联轴器;
所述测速轮与所述光电编码器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测速轮与待测物接触,所述待测物转动带动所述测速轮转动,以带动所述光电编码器的轴转动,所述光电编码器获取所述待测物的角位移;
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测速轮与所述光电编码器。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固定单元、支撑杆和底座;
所述测速轮通过所述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
所述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且还与所述光电编码器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测速轮的一端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光电编码器的轴连接,所述测速轮的另一端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
所述第一固定片将所述第一轴承包裹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将所述第二轴承包裹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以使所述测速轮自由旋转。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万向机械臂,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架的方向及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磁性底座。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
微调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固定架的方向及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4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均匀喷漆的金属锻造件加工用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袜子专用的存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