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压力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03527.8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和灿;李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G01L1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b iot 智能 压力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压力传感器,包括基座和压力变送器,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所述固定钢板的底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底端设有电极槽,所述电极槽内插有电极杆,所述电极杆固定在螺纹杆上,该压力传感器便于安装和拆卸,稳定性能强,灵活性强,而且具有备用电池在断电的时候依旧可以进行压力检测,该压力传感器对显示器或蜂鸣器进行更换十分简单方便,无需拆卸整个传感器,提高更换效率,节约时间,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传感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按不同的测试压力类型,压力传感器可分为表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和绝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另有医用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现有的压力传感器功能比较单一,不方便拆卸压力传感器,不方便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更换,而且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繁琐复杂,稳定性能插,灵活性差,对显示器或蜂鸣器进行更换十分麻烦,需要拆卸整个传感器,效率低,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压力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压力传感器,包括基座和压力变送器,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所述固定钢板的底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底端设有电极槽,所述电极槽内插有电极杆,所述电极杆固定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柱插孔,所述第一电极柱插孔内设有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有显示器,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极柱插孔,所述第二电极柱插孔内设有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二电极柱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设有控制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与固定钢板焊接相连,所述基座焊接在固定钢板上,所述旋转把手与螺栓焊接相连,所述螺纹杆与支撑柱通过螺纹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槽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电极杆与电极槽活动相连,所述电极杆为铝棒,所述电极槽内安装有铝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电极柱与第一电极柱插孔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第二电极柱与第二电极柱插孔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第一电极柱与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柱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与电极槽、第一电极柱插孔和第二电极柱插孔内的铝片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盒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主控MCU,所述主控MCU与NB-IoT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压力传感器便于安装和拆卸,稳定性能强,灵活性强,而且具有备用电池在断电的时候依旧可以进行压力检测,该压力传感器对显示器或蜂鸣器进行更换十分简单方便,无需拆卸整个传感器,提高更换效率,节约时间,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3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