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划功能的涂装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03019.X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4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强;叶加旺;王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戴卡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划功能的涂装定位装置,其包括托盘、垫片和定位锥,托盘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容腔;垫片固定在托盘顶部,垫片上设有通孔,通孔与容腔的开口相对,垫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防划凸起;定位锥通过升降机构活动安装在容腔中,定位锥贯穿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片上设有防划凸起,避免了轮毂与刚性的垫片直接接触,因此在转动轮毂时,轮毂不易被划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轮毂在定位喷涂时易被划损的问题,提高了轮毂加工成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加工领域中的一种具有防划功能的涂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毂的制作加工过程中,涂装喷粉是其中一个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序。在这一工序中,通常先将轮毂直接安置在定位结构的托盘上,再对轮毂进行涂装。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轮毂被安装到托盘的垫片上,垫片通常为硬质的,尤其是在静电喷涂过程中,轮子需要导电,所以垫片材料为钢材。当要旋转轮毂以喷涂时,轮毂与垫片的接触面在旋转过程中往往会被划伤,即轮毂的表面被损坏,对轮毂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具有防划功能的涂装定位装置,其能避免轮毂与垫片的接触面被划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划功能的涂装定位装置,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容腔;垫片,所述垫片固定在托盘顶部,所述垫片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容腔的开口相对,所述垫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防划凸起;定位锥,所述定位锥通过升降机构活动安装在容腔中,所述定位锥贯穿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防划凸起为可导电的硅胶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防划凸起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两个防划凸起与通孔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均为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防划凸起的安装孔,所述防划凸起的顶部伸出安装孔的上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托盘顶部的外侧设有环形支撑部,所述环形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两个避空孔,各所述避空孔与防划凸起一一对应,各所述避空孔分别位于相应的防划凸起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底面上设有与环形支撑部相适应的凹陷部,所述环形支撑部固定在凹陷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通孔孔径小于托盘的开口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包括圆台部和圆柱部,所述圆台部的底面直径小于圆柱部的端面直径,所述圆台部的底部与圆柱部的端部连接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台肩能与通孔的底面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定位锥的底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容腔的底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的底面设有用于连接弹性件的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片上设有防划凸起,避免了轮毂与刚性的垫片直接接触,因此在转动轮毂时,轮毂不易被划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轮毂在定位喷涂时易被划损的问题,提高了轮毂加工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戴卡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戴卡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3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