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2639.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承加;杜广伟;周承康;姚宪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法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1115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水压 高效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其包括底座和试压内胆,所述底座中心设置安装孔,所述试压内胆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试压内胆呈圆环形,所述试压内胆底端设置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试压内胆内设有进水管,所述试压内胆两端设有与待检验的钢筒内径相匹配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矩形胶圈,所述环槽的内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试压内胆的顶端设置锥形导入端。本实用新型明显比现有技术操作方便,其水消耗少,采用径向伸缩密封形式,更加容易密封,可十分快速地检验钢筒的承压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管在城市雨污水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电力和铁路工程建设及综合管廊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其中尤以城镇建设耗用量最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雨污水工程对钢筋混凝土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管年生产能力在4万-6万公里之间,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分为开槽施工用钢筋混凝土管和顶管用钢筋混凝土管,尤其是伴随我国市政建设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顶管施工在全国各大城市的使用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管材铺装到位后,具有一次成型终生受用的特点,一旦因为管材渗水或其它质量问题引发工程质量事故,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社会影响。这就对钢筋混凝土管材质量检测提出了要求,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尚未对管材质量检测装置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区、各检测中心也未形成一致意见,目前仅规范了一种卧式内水压力检测装置和一种立式内水压力检测装置,对检测装置本身并无进一步细节描述,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检测装置操作笨重,需要大量辅助设备及人员作业,费时费力,如今钢筋混凝土管规格越来越多,尺寸越来越大,在大型机械顶管施工中管径甚至达3到4m,管身自重越来越大,这对试验检测辅助设备提出极大考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的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其包括底座和试压内胆,所述底座中心设置安装孔,所述试压内胆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试压内胆呈圆环形,所述试压内胆底端设置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试压内胆与所述底座相对固定,所述试压内胆内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试压内胆下侧的外表面上,所述试压内胆两端设有与待检验的钢筒内径相匹配的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试压内胆同轴设置,所述环槽内设置矩形胶圈,所述环槽的内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试压内胆的顶端设置锥形导入端,所述锥形导入端与试压内胆同轴。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其所述环槽内还设置V形胶圈,所述V形胶圈及所述矩形胶圈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环槽内。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其所述环槽在直径取值500~2500mm内平均设置为若干个规格,且相邻所述规格间距为200m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管内水压力高效检测机,其所述锥形导入端设置于试压内胆自由端,所述锥形导入端置于所述环槽外侧,所述锥形导入端高度大于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通道向环槽内通气,矩形胶圈将钢筒内壁密封,在钢筒和试压内胆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通过进水管向环形空间内注水,形成一定的检验压力,以检验钢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本实用新型明显比现有技术操作方便,其水消耗少,采用径向伸缩密封形式,更加容易密封,可十分快速地检验钢筒的承压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法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法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2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