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废气净化消音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2263.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4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宏;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宏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3;F01P11/00;F01N3/022;F01N3/023;F01N3/035;F01N3/04;F01N3/08;F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废气 净化 消音 功能 柴油 发电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废气净化消音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其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发电机组,还包括设置于发电机组一侧的净化消音装置,净化消音装置沿尾气流向依次包括第一圆筒、壳体和排气管道,第一圆筒与发电机组的尾气管连通,壳体内侧壁贴附有消音棉,第一圆筒穿设于壳体,排气管道穿设于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消音部,壳体内设置有净化机构,第一圆筒内设置有尾气过滤组件,尾气过滤组件包括内嵌于第一圆筒内腔的过滤网盘和设置于过滤网盘上方的螺旋桨,过滤网盘中部为过滤网,过滤网的周侧设有储蓄杂质的凹槽,螺旋桨在过滤网盘的上表面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堵塞、消音效果强、环保性能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废气净化消音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发电机组市场前景广阔,现有的技术的发电机组在消音器方面的设计,传统的消音器内部为网孔钣金结构,以及达不到降噪的应有效果,对一些噪音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和场所,入学校、银行、医院等,不能满足静音的技术要求,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5265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静音型发电机组的净化消音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发电机组,还包括设置在发电机组尾气管上、用于尾气排放消音的净化消音装置;净化消音装置包括设置在发电机组尾气管上的尾气过滤组件,还包括消音器,消音器包括与发电机组尾气接通的进烟管道,还包括与外界空气相通的两个排烟气管,还包括用于初级消音部,还包括用于二级消音的二级消音部;初级消音部包括第一壳体,还包括位于第一壳体内、并按烟气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上均开设有通孔。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尾气中带有杂质和灰尘,容易堵塞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上的通孔,对进烟管道形成堵塞,不利于减噪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废气净化消音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具有使用时不易发生堵塞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废气净化消音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发电机组,还包括设置于发电机组一侧的净化消音装置,所述净化消音装置沿尾气流向依次包括第一圆筒、壳体和排气管道,所述第一圆筒与发电机组的尾气管连通,所述壳体内侧壁贴附有消音棉,所述第一圆筒穿设于壳体,所述排气管道穿设于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消音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圆筒内设置有尾气过滤组件,所述尾气过滤组件包括内嵌于第一圆筒内腔的过滤网盘和设置于过滤网盘上方的螺旋桨,所述过滤网盘中部为过滤网,过滤网的周侧设有储蓄杂质的凹槽,所述螺旋桨在过滤网盘的上表面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电机组的尾气通过发电机组尾气管输送至第一圆筒内,通过过滤网盘进行灰尘的过滤,网盘过滤的同时,螺旋桨受尾气由发电机组尾气管移动至壳体内的产生的气流动力带动旋转,将过滤网上的灰尘扫至凹槽内,保证尾气进入的通道不易发生堵塞,尾气能够顺利进入到壳体内。尾气和噪音进入壳体内,通过消音部进行消音处理,将噪音进行削弱。尾气中含有部分因温度过高而雾化的化学物质,经净化机构净化,最后净化完成的尾气由排气管道排除壳体外,降低噪音和尾气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过滤组件还包括内嵌于过滤网盘和法兰之间的第一圆筒内侧壁的活性炭分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分子加强对灰尘的过滤,保证尾气流经通道不易发生堵塞。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气过滤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圆筒内腔的相对两侧的固定杆和一端固定于固定杆的支撑杆,所述螺旋桨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和固定杆的设置,增强螺旋桨转动过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螺旋桨将过滤网上的灰尘扫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宏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宏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2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即热式饮水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粉尘安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