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1795.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3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毅军;杨雨烟;杨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 开孔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颅骨开孔组件包括连接柱与外环锯。连接柱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外环锯与连接柱相连,外环锯包括座体,以及绕座体的其中一端面周向设置的切割件。切割件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外径为15mm~35mm。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时,外环锯的切割件对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移走并进行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颅骨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骨手术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背景技术
颅骨开孔器用于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骨进行钻孔。颅骨上的开孔按照孔径大小分为大面积孔与小面积孔。其中,小面积孔指的是孔径例如在25mm以内的孔。传统的大面积孔的钻设方式为,先在颅骨上开设若干个小面积孔,然后用铣刀在颅骨上铣出若干个条形口,条形口将该若干个小面积孔相互连接,从而在颅骨上形成大面积孔。然而,对于小面积孔的开设方式,由于无法采用铣刀在颅骨上进行切割形成,通常是直接采用颅骨开孔器的钻头将整个小面积孔对应的颅骨区域完全钻穿,这样对颅骨的创伤较大,手术后会留下开颅孔,患者恢复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它能够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颅骨开孔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与外环锯,所述外环锯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外环锯包括座体,以及绕所述座体的其中一端面周向设置的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外径为15mm~35mm;与内钻针,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传动配合,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内钻针带动所述外环锯转动,所述内钻针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外径为1mm~5mm。
上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时,将座体的端面上的切割件贴合接触于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由电机的转轴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带动外环锯转动,外环锯的切割件对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移走并进行相关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颅骨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柱传动配合的内钻针,所述切割件非接触式环绕于所述内钻针,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内钻针带动所述外环锯转动;所述内钻针用于切割的端面与所述切割件的端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离合配合;当所述内钻针与所述外环锯同步抵触于颅骨时,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相结合;当所述内钻针与所述外环锯同步钻穿颅骨时,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相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的其中一端设有切割刃,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杆体相应的轴孔,所述杆体沿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装设于所述轴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件包括安装块与弹性件;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杆体的端部相连,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座体的另一端面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插销,所述连接柱的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应的第一缺口,所述插销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结合时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插销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分离时脱离出所述第一缺口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1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炸锅
- 下一篇:一种粉尘加密贮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