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0448.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包为跃;沈方舟;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漫(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H1/02 | 分类号: | G03H1/02;G03H1/22;G09F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锡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1 | 代理人: | 马伟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息 智能 可视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主控模块,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皆为空腔结构,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下箱体顶部设置有底面显示模块,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均匀分布有箱体支柱,所述箱体支柱之间设置有全息反射模块,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网络模块、音响模块和全息成像模块,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全息画面的选择切换、放大缩小、音量控制、联动控制;底面显示模块和全息成像模块联动,均由控制模块主导控制;解决了单体全息数据场景化较差的显示问题,可以同时展示数据的大体和个体信息;同时通过全息成像模块得其所观察的影像更加具有立体感,进而能提高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览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但是目前的虚拟成像技术无法进行多模态交互,同时呈现真实的三维图像。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主控模块,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皆为空腔结构,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下箱体顶部设置有底面显示模块,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均匀分布有箱体支柱,所述箱体支柱之间设置有全息反射模块,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网络模块、音响模块和全息成像模块,所述音响模块固定安装在上箱体一侧,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和网络模块固定安装在相对于音响模块的上箱体另一侧,所述全息成像模块固定安装在上箱体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设置为无线移动的平板电脑,通过网络模块,同步控制全息成像模块和底面显示模块的可视化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全息反射模块为全息镀膜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显示模块为是LED屏幕。
进一步的,所述全息成像模块通过全息反射模块实现空中幻影成像,达到全息3D可视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支柱的两端分别通过卡件卡接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底面显示模块、全息反射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网络模块、音响模块和全息成像模块之间通过电性连接,需要对接外部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全息画面的选择切换、放大缩小、音量控制、联动控制;底面显示模块和全息成像模块联动,均由控制模块主导控制;解决了单体全息数据场景化较差的显示问题,可以同时展示数据的大体和个体信息;同时通过全息成像模块得其所观察的影像更加具有立体感,进而能提高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全息智能可视化装置的网络系统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漫(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漫(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0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及其机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管道出口流量测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