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风管法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0144.5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4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美风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0 | 分类号: | B21D53/0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成骅 |
地址: | 5287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风管 法兰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生产风管法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组(8)及第一冲孔装置(2);所述第一冲孔装置(2)安装在底座组(8)上;
第一法兰压制装置(3)、咬口装置(4)及推动装置;所述法兰压制装置(3)安装在底座组(8)的前侧,并位于第一冲孔装置(2)的出料口旁,所述咬口装置(4)安装在底座组(8)的后侧并能前后移动,咬口装置(4)位于第一冲孔装置(2)的出料口,所述推动装置安装在底座组(8)上或咬口装置(4)上从而带动咬口装置(4)前后移动;以及
第二法兰压制装置(5)、折弯装置(6)及第二冲孔装置(7);所述第二法兰压制装置(5)安装在底座组(8)的前侧并位于第一法兰压制装置(3)的出料口旁,所述折弯装置(6)安装在底座组(8)的后侧并位于咬口装置(4)的出料口旁,所述第二冲孔装置(7)安装在底座组(8)上并位于折弯装置(6)的出料口旁;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组(8)上,驱动装置与咬口装置(4)连接从而带动咬口装置(4)前后移动;以及
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转动的安装在底座组上,所述转动装置与第一法兰压制装置(3)、咬口装置(4)及第二法兰压制装置(5)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法兰压制装置(3)、咬口装置(4)及及第二法兰压制装置(5)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风管法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压制装置(3)包括第一机架(30)、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32)、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20)、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33)、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30)、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34)、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40)、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35)、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50)、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36)、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60)、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310)、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00)、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311)、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10)、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39)、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90)、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38)、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80)、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37)、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70);所述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32)通过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2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所述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33)通过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3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所述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34)通过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4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所述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35)通过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5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所述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36)通过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转轴(36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32)、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33)、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34)、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35)及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36)从左至右依次水平排列;所述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310)通过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0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并位于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32)的下方,所述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311)通过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1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并位于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33)的下方,所述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39)通过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9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并位于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34)的下方,所述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38)通过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8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并位于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35)的下方,所述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37)通过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70)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上并位于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36)的下方;在第一法兰压制上扎辊(32)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导斜面(323)、第二环形凹槽(322)及第一环形凹槽(321),在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310)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导斜面(3103)、第二环形凸筋(3102)及第一环形凸筋(3101),所述第一导斜面(323)与第二导斜面(3103)配合使板材前侧向上折弯,所述第一环形凹槽(321)与第一环形凸筋(3101)配合使板材前侧部形成第一凸筋,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22)与第二环形凸筋(3102)配合使板材前侧部形成第二凸筋;在第二法兰压制上扎辊(33)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L”形第一环形凹陷位(333)、第四环形凹槽(332)、第三环形凹槽(331),在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311)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凸起(3113)、第四环形凸筋(3112)及第三环形凸筋(3111),所述第一环形凹陷位(333)与第一环形凸起(3113)配合使板材前侧再次向上折弯,所述第三环形凹槽(331)与第三环形凸筋(3111)配合对板材前侧部的第一凸筋二次加工,所述第四环形凹槽(332)与第四环形凸筋(3112)配合对板材前侧部的第二凸筋二次加工;在第三法兰压制上扎辊(34)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三导斜面(343)、第六环形凹槽(342)、第五环形凹槽(341),在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39)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二环形凹陷位(393)、第六环形凸筋(392)及第五环形凸筋(391),所述第二环形凹陷位(393)与第三导斜面(343)配合使板材前侧再次折弯,所述第五环形凹槽(341)与第五环形凸筋(391)配合对板材的第一凸筋三次加工,所述第六环形凹槽(342)与第六环形凸筋(392)配合对板材的第二凸筋三次加工;在第四法兰压制上扎辊(35)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三环形凹陷位(353)、第八环形凹槽(352)、第七环形凹槽(351),在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38)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二环形凸起(383)、第八环形凸筋(382)及第七环形凸筋(381),所述第三环形凹陷位(353)与第二环形凸起(383)配合使板材的前侧再次折弯,所述第七环形凹槽(351)与第七环形凸筋(381)配合对板材的第一凸筋四次加工,所述第八环形凹槽(352)与第八环形凸筋(382)配合对板材的第二凸筋四次加工;在第五法兰压制上扎辊(36)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四环形凹陷位(363)、第十环形凹槽(362)、第九环形凹槽(361),在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37)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三环形凸起(373)、第十环形凸筋(372)及第九环形凸筋(371),所述第四环形凹陷位(363)与第三环形凸起(373)配合使板材的前侧再次折弯,所述第九环形凹槽(361)与第九环形凸筋(371)配合对板材的第一凸筋五次加工,所述第十环形凹槽(362)与第十环形凸筋(372)配合对板材的第二凸筋五次加工;所述第一导斜面(323)与水平面的夹角是16度±0.5度、第二导斜面(3103)与水平面的夹角是15度±0.5度、第三导斜面(343)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度±0.5度;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转轴(10)、第二传动转轴(101)、第三传动转轴(102)及第四传动转轴(103);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转轴(10)、第二传动转轴(101)、第三传动转轴(102)及第四传动转轴(103),所述第一传动转轴(10)、第二传动转轴(101)、第三传动转轴(102)及第四传动转轴(103)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机架(30),在第一传动转轴(10)、第二传动转轴(101)、第三传动转轴(102)及第四传动转轴(103)的一端部均安装有第三传动齿轮,在所述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00)、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10)、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90)、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80)及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7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转轴(10)上的第三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1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9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转轴(101)上的第三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0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110)的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转轴(102)的第三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9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8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转轴(103)的第三传动齿轮分别与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80)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70)的第三传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一法兰压制下扎辊(310)、第二法兰压制下扎辊(311)、第三法兰压制下扎辊(39)、第四法兰压制下扎辊(38)及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37)工作,在所述第五法兰压制下扎辊转轴(370)上还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位于第二法兰压制装置(5)的转动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美风通风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美风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01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引航员软梯下放长度的引航员软梯
- 下一篇:一种卫生级气动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