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8473.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5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力晟;顾汉清;周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大功率 合成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的问题,包括PCB板体,PCB板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第一信号合成电路,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上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输入端口,第一信号合成电路分别和阻抗变换电路一一对应且相连,阻抗变换电路均与一个第二信号合成电路相连,第二信号合成电路上具有至少一个合成信号输出端口,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信号接收输入端口、阻抗变换电路、第二信号合成电路和合成信号输出端口均集成于PCB板体上。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超宽带功率合成器的带宽小、通过功率小、体积大、隔离度低、可靠性低的缺点,满足了合成器高超宽带、高性能、插损低、大功率输出、隔离度高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
背景技术
无线电发射设备中,为了保证足够远的传输距离,传输线号通常需要经过多级功率放大直至获得足够大的功率,再送至发射天线,最后信号传输。在现代的宽带功放中大多采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实现功率的放大,而现实中,固态功放的最大功率总是有限制的,有时候达不到系统所需的功率,此时,大功率的功率合成器成为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关键组件。目前,传统的微带形式功率合成器在超短波的频率下体积巨大,无法满足日常需求,而以普通传输线变压器形式实现的4合1合成器功率较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功率要求,并且以往的合成器都无法满足超短波全频带高隔离的指标,高隔离度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现有的大功率的功率合成器存在着:结构不够紧凑,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小型化四路功率分配/合成器[201120002095.2],它由带状线正交电桥、金属腔体、板翅形散热片及射频同轴连接器构成;金属腔体上装有八个射频同轴连接器,金属腔体内装有带状线正交电桥;带状线正交电桥由五层微带电路板叠加组成。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大功率合成器体积巨大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稳定性差,合成功率较小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包括PCB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第一信号合成电路,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上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输入端口,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分别和阻抗变换电路一一对应且相连,且所述的阻抗变换电路均与一个第二信号合成电路相连,且所述的第二信号合成电路上具有至少一个合成信号输出端口,且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信号接收输入端口、阻抗变换电路、第二信号合成电路和合成信号输出端口均集成于PCB板体上。
在上述的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中,所述的PCB板体上设有两个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且每一个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一端均具有两个信号接收输入端口,且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阻抗变换电路一端,且所述的阻抗变换电路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信号合成电路一端相连,且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另一端和一个合成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在上述的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中,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和第二信号合成电路均为传输线变压器形式的合成电路,且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和第二信号合成电路可对30MHz至512MHz频段内频率信号进行合成且合成后的阻抗为低阻。
在上述的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中,所述的信号接收输入端口和合成信号输出端口均为50欧姆阻抗端口,且可输入或输出30MHz至512MHz频段内所有频率信号。
在上述的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中,所述的第一信号合成电路的输出端和/或第二信号合成电路的输出端设有大功率隔离电阻。
在上述的超宽带大功率合成器中,所述的阻抗变换电路为传输线变压器,且合成信号从低阻变换到高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8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扩展设备及扩展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的物体三维数据采集装置